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宁宣抚司

永宁宣抚司

元明四川彝族土官署名。元至正中(1341—1368)改永宁路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土官宣抚使归明,改为永宁等处军民安抚司,移治今叙永县永宁河东。七年复升宣抚司,秩正三品。均用土官。八年,任命禄照为宣抚使。十七年(1384),贡马,诏赐银币、官服,定三年一贡马。次年遣弟阿居入朝,奏所管境内因兵乱疾病之害,农稼歉收,交纳不能如数,蠲之。二十三年(1390),请疏浚河道。未几,禄照被罪案牵连,逮至京师,放逐,卒于途。因二子皆在太学学习,遂命妻奢尾署司事。二十六年因奢尾谏,子阿聂袭职。宣德八年(1433),故阿聂妻奢苏进京朝贡,准袭宣抚使职。次年,应奢苏奏请,以永宁监生为儒学训导。成化间(1465—1487),奢贵继任土职。嘉靖二十五年(1546),宣抚司女土官献大木,因功给诰命。后奢效忠袭任宣抚使。死后因妻奢世统无子,妾奢世续生子奢崇周,年幼,妻欲夺印,妻与妾遂为争印相仇杀。总兵郭成等乘机发兵掠奢氏九世所积,因起乱。后郭成等被劾,定二妇分地各管所属。万历十四年(1586),奢崇周代宣抚使职。未几死,由奢效忠亲弟尽忠子奢崇明受命袭宣抚使,奢世续匿印不予。奢崇明及子奢寅久有异志,天启元年(1621),借请调二万兵授辽东战事,集数万土兵反明,占据重庆。二年,进围成都达百日。谮号大梁,后受挫。三年,明废宣抚司。崇祯元年(1628),崇明联合水西土舍安邦彦土兵,势复振,自号大梁王。二年,兵败,被明总督朱燮元所部包围,战死。

猜你喜欢

  • 马格塔

    见“温庄长公主”(2284页)。

  • 六狄

    西周时对北方狄人的统称。《逸周书·职方》载西周有“六狄”。《周礼·夏官·职方》云:“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注云:“北方曰貉狄”

  • 末那娄

    见“莫那娄”(1826页)。

  • 大彰可

    见“脱原保”(2081页)。

  • 伊柱

    ?—1768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萨克达氏。自佐领迁索伦总管。乾隆二十四年(1759),从将军兆惠征小和卓霍集占,迫敌弃叶尔羌(今新疆莎车)远逃。继随副将军富德破敌于巴达克山。寻巴达克山汗素勒坦沙斩

  • 刘犍

    ?—386北魏时匈奴独孤部首领。又作刘鞬。初依居贺兰部。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弟刘奴真率别部附魏后,被迎归,得弟禅让,领部众。为谢贺兰部贺讷之厚待,遣弟刘去斤献金马,并欲叛魏,改从贺兰部,为奴真所

  • 三执官

    唐代吐蕃职官名。简称“三执”,音译“岑松”。据《德乌佛教史》载,“三执官”例由达氏、娘波氏、垂特氏贵族分任,其职能是:达氏掌管帐篷业,娘波氏掌管铁业,垂特氏掌管禽类业。《贤者喜宴》仅载达氏掌帐篷业,余

  • 窝集后卫

    见“兀者后卫”(1111页)。

  • 窟说部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1部。一作屈设。《新唐书》接郡利部后称,“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史界对“东北行”是指从郡利部还是黑水部理解不一,故所在今有众说,一般认为约居住在今库页岛北部地区(一

  • 迪庆

    藏语音译,地区名。在云南省西北部。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相邻。汉属越嶲郡,东汉为牦牛羌地,三国、蜀汉属云南郡地,隋为南宁州总督府,唐属南诏铁桥节度,元设临西县属丽江路,明属丽江军民府。清雍正二年(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