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泰雅人

泰雅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62439人(1975年)。18世纪中叶以前,主要居住在浊水溪一带,后逐渐向东迁移,分布甚广,从台中县的埔里至东部花莲港以北的广大山区,沿浊水、北港、大甲、大安、后垅、大嵙崁、大浊水、达奇里、木瓜等诸溪流域居住。以社为聚落单位,大多以一个村落为一社,也有数个村落组成一社的,每社均设置首领统辖。每社均有自己的地域,过去凡是居于社内的民众均有使用该社公有土地的权利,渔场则归同流域的诸社共有,一社或数社往往以邻近的自然山林为共同猎场。社内或社群之间有祭团和猎团等组织。祭团又分村社内血缘亲属祭团、村社祭团和社会群祭团,同一祭团的人共同举行祖祭祀或播种祭和收获祭。猎团最小单位为村落,大猎团则包括若干村社,同一猎团的人有参加该团共同狩猎的权利。猎团首领在战争时往往充当军事首领。以前还流行黥面,男子刺额部与颈部,女子则刺额部与两颊。

猜你喜欢

  • 淹㴲水

    即“掩㴲水”(2037页)。

  • 乌济显

    辽东丹国大臣。渤海人。渤海国亡后仕于东丹国,官政堂省工部卿。后唐清泰二年(东丹甘露十年,935)十二月(一作十一月),奉命与列周道入后唐朝贡。翌年二月,后唐授以光禄卿,旋返归。

  • 吕定琳

    渤海王国大臣。康王大嵩璘时官匡谏大夫、工部郎中。唐贞元十一年(日本延历十四年,795),奉使聘日告文王丧及嵩璘即位。海中遇大风,漂至虾夷境遭劫掠,十一月,转至出羽登陆。次年四月,入日京城(今日本奈良)

  • 湟中

    县名。位于青海东部湟水中游,三面环绕西宁市,与平安、化隆、贵德、湟源、海晏、大通等县接界。明、清时属西宁卫、西宁府,民国时成立湟中县。历史悠久,有著名之“卡约文化”遗址及其他文物,古为羌人游牧地。汉骠

  • 科布多界志

    见“中俄科布多界约” (302页)。

  • 罗卜藏多尔济

    ?—1783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清多罗郡王额驸※阿宝次子。清乾隆四年(1739),袭父爵。十五年(1750),尚郡主,授多罗额驸。二十一年(1756),和托辉特部台吉青衮札卜叛应阿睦

  • 枢垣纪略

    书名。清梁章钜撰,朱智等重加修辑。28卷。该书分训谕、除授、恩叙、规制、题名、诗文、杂记7类,记述军机处建制、规章制度、人员任免及沿革掌故等,对清史和满族史研究都有参考价值。道光二年(1822)成书1

  • 印羌

    ※ 西羌的一支。原居河湟地区(黄河、湟水、析支河交汇地区)。战国时,秦献公初立(前384),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甘肃渭源),诸羌畏秦之威,相率外迁,※无弋爰剑孙印率其种人离开湟水地区,出赐支河曲,

  • 忽鲁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忽鲁”为“统领”之意,“勃极烈”意为“官长”,合为“统领官”、“统帅”、“将军”之意。《金史·国语解》谓:“统领官之称。”阿骨打建国后,设谙班、国论、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

  • 阐约

    参见“阐”(2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