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游皇城

游皇城

元代宫廷祓灾迎福礼俗之一。亦称白伞盖佛事。至元七年(1270),元世祖忽必烈纳帝师八思巴建议,于大明殿御座上安置一顶白伞盖,以金粉书梵字于其上,意为“镇伏邪魔护安国刹”。是后每年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行启建白伞盖佛事。据《元史·祭祀六》载:二月十三日,于西镇国寺迎太子游四门,后导塑像、佛坛、仪仗入城。十四日,帝师率梵僧500人于大明殿内做佛事。十五日,恭请伞盖于御座,奉置于宝舆,诸仪卫队仗列于殿前,诸佛坛、乐队、戏队等仪仗列于崇天门外,迎引白伞盖,拥帝师周游皇城内外,谓“与众生祓除不祥,导迎福祉”。周游时,仪仗庞大,伞鼓手、殿后军甲马、钹鼓僧、乐队、戏队、执役者等多达数千人,首尾排列30余里。届时大都(今北京)居民倾城聚观,帝王、后妃、公主亦于专设的彩楼观览。游毕,送伞盖还宫,复置御座上,帝师做佛事,次日始罢,岁以为常。同样活动,亦于每年六月中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举行一次。

猜你喜欢

  • 萨哈连乌拉

    即“黑龙江”(2227页)。

  • 叱罗可汗

    即“处罗可汗”(588页)。

  • 嘲稳部

    辽代部族名。辽兴盛后,归附于辽,成辽属部之一。辽置该部诸官职,属辽北面属国官。按辽制,凡属国、属都之官大者可封大王,小者置部节度使,命原部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此恩威兼制,以保柔远之道。辽兴宗重熙十

  • 伊丽河

    见“伊列河”(804页)。

  • 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博巴或博日、博米。因地区不同,又称康巴(西康康区)、安多哇(甘青地区,又称多麦巴)、嘉绒哇(四川阿坝藏区)等。分布在西藏、甘、青、川、滇5省。解放后分布在一个自治区、9个自治州、

  • 巴安

    旧县名。即今巴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部,金沙江东。古为白狼国地。唐宋时为吐蕃所据,元、明两代为乌思藏据。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内附,雍正七年(1729)设正副宣抚司、粮台及都司、千总各职。光

  • 北平蒙藏学校

    简称蒙藏学校,亦称蒙藏学堂。1913年北洋政府蒙藏事务局在清代咸安宫三学及理藩部蒙古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建立。为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培养训练蒙、藏等民族人员的学校,先后隶属于蒙藏院和蒙藏委员会。校址在北京

  • 皮被河城

    辽代地名。为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祖赫雷姆古城。辽时此地为边区,是城为边防城,以屯戍而立,地控北边,时于此置兵500。金废。

  • 祁静一

    1656—1719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嘎的林耶派传人。大拱北门宦之创始人。经名西俩里,道号“格买忍的尼”(阿拉伯语“月亮之光”之意)。甘肃河州八坊小西关(今属临夏市)人。回族。幼孤,由祖母抚养。7岁入清真

  • 实尔固辰卫

    见“失尔兀赤卫”(5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