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漠北

漠北

蒙古地区名。亦作幕北。蒙古高原的大沙漠将高原分为南北两个地区。该沙漠带东起兴安岭西麓,西至天山东侧,约宽1000公里,长达2000余公里。此指大漠以北地区。昔匈奴曾据有漠南、漠北之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破,退据漠北。公元5至6世纪,柔然统治集团在漠北广大地区活动。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兴起于漠北的三河(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之源,兼并诸部,据有其地,并于此建立蒙古汗国。有元一代,该地被蒙古族尊为“肇基之地”。元亡后,蒙古族又退踞该地。长期以来一直为蒙古人活动的地区。清代为喀尔喀蒙古的主要驻牧地。

猜你喜欢

  • 噶穆河卫

    见“古木河卫”(441页)、“可木卫(一)”(491页)、“古木卫”(440页)。

  • 阿剌

    蒙古国将领。又译阿刺黑。八邻部人。原为泰赤乌部塔儿忽台属民。宋嘉泰二年(1202),泰赤乌部兵败后,与父※述律哥图、弟※纳牙阿投归铁木真(成吉思汗)。以不忘故主,擒而又纵,深得铁木真赏识。随从统一蒙古

  • 新特勒

    参见“哈格”(1630页)。

  • 元欣

    北魏、西魏宗室。字庆乐。鲜卑元氏(拓跋氏)。广陵王※元羽子。性粗率,好鹰犬。北魏孝明帝(515—528年在位)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北中郎将。出为冠军将军、荆州刺史,转征虏将军、齐州刺史。又为征东将军、

  • 邦泥定国

    西夏国号。景宗元昊天授礼法延祚六年(1043)与宋议和,以此国号上书于宋。有人认为是“白上(高)国”的汉译对音。

  • 密鲁扒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中基督教会的会长。司掌教会中的一切事务。为专业神职人员,依靠教徒奉献的“上帝粮”(圣粮)为生。基督教于1913年传入滇西北怒江傈僳族地区,在当地分设教区,建立教堂,发展教徒。旧时怒江

  • 清代流人

    获罪而被流放远方之人。清代发遣东北的流人,主要是汉人。有的因科场案、文字狱、教案,亦有以旗民杂犯等,免死、加等而发配苦寒地方从事苦役,略分为管束、安插、当差和为奴等处置。发遣黑龙江者,以齐齐哈尔为大宗

  • 万历贵州通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书。24卷。明王来贤、陈尚象修纂。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成书。内容记贵州省及各府州县的建置沿革、名胜古迹、政治、经济及少数民族的特殊风俗等。其中卷一、二记省会沿革、名胜、城廓、公署

  • 尼日哇

    藏语又称红布,意为“管家”。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四世达赖加封给土族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明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四世达赖分别授以土官,其中一人被封为此

  • 桑朗容忠

    清四川瓦寺土司。藏族。乾隆二年(1737)以随军征战功,赐宣慰使职衔。四年(1739),批准管辖三齐寨番民,因抚驭失宜,与三齐寨民连年构衅,自相残杀。六年(1741),三齐寨聚众千人赴省告,欲脱离瓦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