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思
蒙古族、纳西族古弹拨乐器。亦作虎拨思、胡拨四、浑不似、好比斯、和比斯、胡博词、琥珀词、琥珀槌、虎拍词等。纳西语称为色古都(又译苏古笃、苏古杜)、胡拨。一说源于西亚,为阿拉伯古弹拨乐器乌特(乌都)的一种,经西域诸国传入东方。今新疆吐鲁番招哈和屯发掘的唐代高昌古画,其中有一儿童抱弹四个弦轴同设一侧的弹拨乐器,其形制与后世火不思近似。一说源于西汉王昭君时,据宋代愈琰《席上腐谈》云:“王昭君琵琶坏,使胡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蒙元时期,传入蒙古,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达达乐器有浑不似”。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入云南,将此乐器及※雅托噶等传入纳西族地区,后世纳西族用以演奏《白沙细乐》及洞经乐,演奏者穿蒙古服装。元代,被纳入蒙古宫廷宴乐,《元史·礼乐志》载:“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璘,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弧柱”。明代,盛行于蒙古及内地。瓦剌领主也先就能“自弹虎拨思儿唱曲”。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今乐器中,有四弦长颈圆鼙者,北人最善弹之,俗名琥珀槌,而京师及巴塞人又呼胡博词,……马上所弹者”。清代仍在宫廷和民间广泛使用,《大清会典》载:“火不思,四弦,似琵琶而瘦,梧柄梨槽,半冒蟒皮,柄下腹上背有棱,如芦节,通长二尺七寸三分一厘一毫”。宫廷饮宴,用以演奏蒙古乐曲《番部合奏》。亦作为徽剧、陕西梆子(又称西调)等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民国初年,在内蒙古喀喇沁王府乐队中仍在使用。一说哈萨克族的大、小“荷不斯”,柯尔克孜族的“考木孜”亦是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