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咙桥
今名聂鲁桥。位于西藏绒辖地区之中印边界。桥西岸有清道光六年(1826)所立石质界碑一块,上刻汉藏两种文字,记载立碑经过。
今名聂鲁桥。位于西藏绒辖地区之中印边界。桥西岸有清道光六年(1826)所立石质界碑一块,上刻汉藏两种文字,记载立碑经过。
清代驻京以及蒙古地区佛教僧职名。清代蒙古寺庙较多地区或按所在行政区划或跨越行政区,置喇嘛印务处于某一大寺,设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处理所辖地区政教以及寺与寺之间事务。也是当地政教合一的掌权者。京师设掌印札
僚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分布在梁州铁山(陕西勉县)一带。以居地为族称。北周保定二年(562),合族举兵,抄断汉江上游,截断驿道。隆州总管陆腾等讨之,乘僚人无备,连拔3城,其族首领被杀,3000余人被俘,余
见“失里绵卫”①”(591页)。
古代汉族对白族先民的称谓。亦作“僰人”。“白”与“僰”音近,是译音别字。明清以后统称“民家”。1956年,改称白族。详见“白族”(596页)。
见“合懒路”(835页)。
书名。一作《使西域记》。明陈诚、李暹撰。1卷。永乐十二年(1414)正月,中官李暹、吏部员外郎陈诚奉命出使哈烈(赫拉特,在今阿富汗西北部),次年十月还,所历凡17国。就所见山川、人物、风俗,按国别记述
西域古国名。王治蒲犁谷(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650,口5000,兵2000。国王之下设侯、都尉各一人辅政。居民从事游牧,且寄田莎车。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
金哀宗完颜守绪年号。1232年正月—四月,凡4月。
金末将领。女真族。仆散氏。累官提控。沂州防御使。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8),益都杨安儿(原名杨安国)聚众起义,后降金。崇庆元年(1212),复起兵抗金。贞祐二年(1214)七月,留家受山东宣
见“台失台吉”(6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