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文

白文

我国白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白族过去曾使用过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白文,流传于知识界,未能普及。解放后,根据党的民族语文政策,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和云南语委的同志一道,于1956年开始对白语进行了普遍调查,划分了中部(剑川)、南部(大理)、北部(碧江) 3个方言。并以中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白族聚居的语音代表性较大的剑川县金华镇的语音为标准音,于1958年设计了白族文字方案(草案)。但因受到“左”的思潮干扰,未能试验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白族文字问题重又提上议事日程。1982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共同组成白文研究小组,对1958年的白文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白文方案用26个拉丁字母表示27个辅音字母,8个元音字母和7个声调字母。白文方案与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相同的读音用同一字母表示。方案中为了照顾方言中的语音增加了ni、ss等字母,为了拼写汉语借词,增加了卷舌字母zh、 ch、 sh、 r。白文在音节末尾用n表示元音的鼻化,v既可作辅音字母,又可作元音字母用。白文方案于1982年首先在标准音点地区剑川县试行。先后培训了10多期师资共400多人,为推行白文准备了师资力量。与此同时在小学开展了白汉双语文教学试点,在社会上开展成年人扫盲,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配合推行白文,编译了课本、扫盲教材,出版了科普读物。白文虽然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试行,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白文在白族地区文化建设中,已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 纳曼

    傣语音译。又称“纳曼当乃”。意为“寨公田”或“寨内大家的田”。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保留的一种农村公社集体所有的土地。村社之间有严格的地界,属于某一个村寨的公田,只能由该村农民耕种,村社所属成员

  • 鄂尔多斯部

    蒙古部名。明代译作“袄儿都司”或“阿尔秃斯”。原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居河套,掌右翼,为鄂尔多斯济农。子衮必里克墨尔根于明嘉靖(1522—1566)中继据其地。有子9人分牧而

  • 李存信

    862—902唐末晋王李克用部将。本姓张,名污落。回鹘人。张君政子。唐大中(847—860)初,其父随怀化郡李思忠内附,遂家居云中合罗川。少善骑射,晓四夷语,通六蕃书,善战识兵势。初为李国昌亲信。后从

  • 剖阿里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帕忽、博和里、颇里、婆里、婆离。有人以为即“伯力”的同音异写。活动于今黑龙江东北一带。其中心一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一说在今黑龙江富锦;一说在精奇里江(前苏联境内结雅河

  • 德寿

    ①金代起义军领袖。契丹族。原为特满群牧官。承安元年(1196)十一月,与陁锁等据信州反金。建年号身圣,攻占韩州、懿州等地,众号数十万,远近震动。北方各族组成的乣军起而响应。金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兵

  • 毕尔腾湖

    即“忽汗海”(1488页)。

  • 泽旺

    清代小金川土司。藏族。金川土司汤鹏之子。乾隆七年(1742),袭职。大金川莎罗奔为夺小金川地,以女阿扣妻之,次年,复以兵围攻,夺取印信,据其土地,经四川总督檄谕始归还所掠。后其妻阿扣私通良尔吉,土司印

  • 李万江

    ?—841唐代将领。吐谷浑族。广德元年(763)后,以吐蕃战据河陇,率部迁入河东(今山西省)。同年,举帐从泽潞节度使李抱玉至潞州(治今山西长治),居牧津梁寺(长治境内),其地水草丰美,马健壮,称“津梁

  • 定陵

    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乌古迺为惠桓皇帝,庙号景祖。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定陵。原在上京会宁府(治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正隆元年(1156),迁葬于大房山(今北京

  • 跳马

    苗族民间祭祀活动。源于万物有灵信仰。每逢地方遭人畜瘟疫或虫蝗灾害时,便许愿祭祀神灵,待岁丰之年举办。于夏历正月第一个马日(午日)举行,因名。行期1至3天。在跳马坪的神坛前举行杀猪祭神活动,由巫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