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文

白文

我国白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白族过去曾使用过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白文,流传于知识界,未能普及。解放后,根据党的民族语文政策,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和云南语委的同志一道,于1956年开始对白语进行了普遍调查,划分了中部(剑川)、南部(大理)、北部(碧江) 3个方言。并以中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白族聚居的语音代表性较大的剑川县金华镇的语音为标准音,于1958年设计了白族文字方案(草案)。但因受到“左”的思潮干扰,未能试验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白族文字问题重又提上议事日程。1982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共同组成白文研究小组,对1958年的白文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白文方案用26个拉丁字母表示27个辅音字母,8个元音字母和7个声调字母。白文方案与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相同的读音用同一字母表示。方案中为了照顾方言中的语音增加了ni、ss等字母,为了拼写汉语借词,增加了卷舌字母zh、 ch、 sh、 r。白文在音节末尾用n表示元音的鼻化,v既可作辅音字母,又可作元音字母用。白文方案于1982年首先在标准音点地区剑川县试行。先后培训了10多期师资共400多人,为推行白文准备了师资力量。与此同时在小学开展了白汉双语文教学试点,在社会上开展成年人扫盲,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配合推行白文,编译了课本、扫盲教材,出版了科普读物。白文虽然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试行,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白文在白族地区文化建设中,已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巴尔克事件

    清末四川凉山彝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分子的斗争。光绪三十四年(1908),英国传教士巴尔克未经许可,擅自携武装随从由西昌(一说由马边)经交脚(昭觉)进入美姑牛牛坝,勘测山川,绘制地图,窥探地下资源,并枪杀

  • 赤面国

    吐蕃之别称。又称赭面国。据敦煌汉文文书《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有此称。有藏文“gdong dmar gyi yul”意译。参见“赭面图”(2487页)、“吐蕃”(765页)。

  • 累姐羌

    ※西羌的一支。居河湟间(黄河、湟水、析支河交汇地区)。东汉初附汉,引起烧当羌首领※迷唐的不满,遂杀其首领,部众离散。

  • 关嘉·曲丹增嘉措

    1778—?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在曲藏寺附近。7岁从札巴坚赞出家,入塔尔寺讲经院学习。22岁,由阿柔格西授比丘戒。在拉卜楞寺的吉美拉吉处聆听《甘珠尔》大藏经的经教。在卫地郭芒扎仓,拜东纳夏仲·

  • 十一姓铁勒

    唐初分布于漠北地区诸铁勒部落之称呼。计有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览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唐会要·铁勒传》记载与此略有出入,无“契苾、跌结”,而有“契丹”和“奚”。诸部初皆隶薛延

  • 石泉李唐土司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石泉县即今四川北川县。明初于艾林(永坪)、坝底二堡置土司,后因白草之乱,艾林土司任候、坝底土司唐敖被废,另以李世选、唐裔充任。清康熙二年(1663),松潘总兵何德成用兵青片上下

  • 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边疆地区军政机构。至顺二年(1331)置,隶云南行省。司治今泰国清迈。所辖八百媳妇诸部即今傣族先民,皇庆元年(1312)受招抚,大小首领屡向元廷纳贡,请置官守,因设此机构,以土官昭练为宣慰使都元帅。

  • 阿哈玛特和卓

    见“玛哈图木·阿杂木”(955页)。

  • 额米尔河

    见“额敏河”(2532页)。

  • 小扎木素

    ?—1670清代蒙古王公。鄂尔多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八世孙,阿津泰子。崇德三年(1638),遣使朝觐清朝。七年(1642),随额璘臣及大扎木素贡驼马。顺治六年(1649),拒附大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