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皮火筒

皮火筒

藏语称“克莫”,又称“批巴”。藏族日常炊事用鼓风皮囊。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藏区。制法:将山羊皮和牛犊皮整张剥下,去毛,鞣制成革,成袋状,颈端束于直径约4—5分的铁筒上,扎紧四脚,使不漏气,尾端截一大圆口,用时将铁筒口插入灶中,手握大圆口,一张一合使空气从皮囊通过铁筒入灶,助燃。

猜你喜欢

  • 八团褂

    清代满族新婚妇女所着的一种服饰。因在褂上缀以8个刺绣或缂丝的彩团,故名。

  • 拓跋毛

    鲜卑拓跋部有史可稽之最早酋长。率众驻牧于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洞一带。史称其“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周围部落,莫不率服。道武帝天兴(398—404)初,追谥成皇帝。

  • 伍特公

    1886—1961近代新闻家、翻译家。字正钧。上海人。回族。幼入私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南详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三十二年(1906)入《申报》馆,任英文译员。1911年辛亥革命时,

  • 民觉罗

    清代宗人府所掌皇族觉罗姓以外散处各地的觉罗姓氏。《清朝通志·氏族略》载:“宗室、觉罗之外,有民觉罗……如伊尔根、舒舒、西林、通颜……上加‘民’字,以不同于国姓也”。清天潢贵族皆姓觉罗,乃指清太祖努尔哈

  • 苏拉

    满语音译,“松散”、“闲散”之意。清代内务府一种定额服役人之称。《吉林外记》载:“移驻(来)京旗苏拉时,[各]分给熟地十五晌……内可分八旗户口之繁,外可联边城巩固之势”。在内务府三旗中,苏拉为“定额服

  • 白骨甸

    西域古地名。《长春真人西游记》:“前至白骨甸,地皆黑石”。“古之战场,凡疲兵至此,十无一还,死地也”,故名。即今新疆布尔根河南博尔腾戈壁。

  • 萧得里特

    ?—1099辽道宗朝大臣。名又记作特里特、特里得。契丹族。善阿谀顺色。清宁(1055—1064)年间,累迁北面林牙,同知北院宣徽使事。依附权臣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成心腹。大康三年(1077),乙辛诬太

  • 越布

    汉代会稽郡越人用苧麻所织细布。亦称白越,当时已被作为贡品,《后汉书·陆续传》:光武帝“常敕会稽郡献越布”。

  • 各卜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原属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成化七年(1471),其族僧人官卓入朝贡马及明甲等物。赐以彩缎、钞、绢等。十七年(1481),复派亦希藏等入朝贡马并盔甲等物,赏赐如例。后依明制屡遣使入朝贡马

  • 九姓乌古斯

    见“九姓回纥”(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