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盍什

盍什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春节。流行于云南怒江、丽江、大理、德宏、楚雄及四川凉山等地,具体时间各地不一,怒江地区一般在每年夏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这段时期内择期举行。节前家家清扫室内外,在门前正中处的院场上插上数目与家里男人人数相等的松枝,以求来年无灾无病、吉祥如意。节日期间,家家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宰猪杀羊,酿制水酒。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和粮食丰收,要将第一臼春出的釉米粑粑放少许于桃、梨等果树上。在吃饭前要先盛一碗饭菜给狗吃,以示对“狗给人间带来谷种”的回敬(傈僳族传说谷种是狗从天上要来的)。除夕之夜要吃团圆饭,即使身在外地,家人也要为其摆设碗筷。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互相拜年祝福,并聚集于村寨的公共场所一打场地,举行跳舞、对歌、比赛射弩等活动。怒江地区的傈僳族还在泸水登埂澡塘举行一年一度的澡塘歌会。解放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规定每年公历12月25日为傈僳族盍什节。

猜你喜欢

  • 松州都督府

    唐地方政权机构名。唐武德元年(618),改隋同昌郡之嘉诚县置松州,以州界甘松岭为名。或说因产甘松为名。贞观二年(628),置都督府、督崌、懿、嵯、阔、麟、雅、丛、可、远、奉、严、诺、峨、彭、轨、盖、直

  • 景颇语支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和中印边境东段一带。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的洛渝和察隅地区。使用人口不足5万。在国外,主要分布在缅

  • 丹噶尔

    地名。一称东科尔。位于今青海湟源县。雍正五至六年(1727—1728)置。为青海蒙古、西宁四十族与内地商民市易场所。初设参将1员、千把总3员,隶西宁县管辖。乾隆五十七年(1792),被定为丹噶尔厅所在

  • 大尚论议准达日扎夏请封书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217号卷子。全卷藏文12行。系吐蕃河西大尚论节度衙发出之文件,内载议准部下达日扎夏请封之事。内容是:龙年孟春一月上旬,大尚论节度衙收到部下达日札夏自宗喀孜

  • 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中共琼崖区委1949年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黎、苗民族自治机构。1948年6月,五指山周围的白沙、保亭、乐东三个黎族、苗族聚居县相继解放,中共琼崖区委为充分发挥当地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精神,进一步巩固

  • 早可

    ?—1746清代云南泸水各族反清首领。阿昌族。泸水人。原为江外阿昌头人。乾隆十一年(1746),泸水秤戛寨傈僳族弄更扒等不堪永昌府官吏和泸水六库白族段姓土司的压迫剥削,聚众起义。他闻讯,率众响应,配合

  • 雷平县志

    书名。广西地方志书。近人邓赞枢(时任县长)、梁明伦(前任县长)等修纂。不分卷数。民国三十四年(1945)成书。共10篇,计有地理、人口、社会、县地方行政、经济、文化、前事、杂记、党务、抗战事迹等。是县

  • 土尔扈特西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托尔和扎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土尔扈特部诺尔布附罗卜藏丹津叛,旋悔罪归清,获宥。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四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

  • 扎野

    见“扎也”(190页)。

  • 北宰相府

    见“宰相府”(19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