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秃里

秃里

①契丹语官名。又译作“吐里”。为※奚六部之官。一说全称“奚六部秃里太尉”。亦常称“奚秃里”、“奚六部秃里”、“奚秃里太尉”等。《辽史·萧拔剌传》:开泰(1012—1021)年间“累迁奚六部秃里太尉。”时执掌不详,据《辽史》任是职者有:耶律敌剌、耶律霞里(以上太祖时)、铁剌、萧思温(以上太宗时)、萧拔剌(圣宗时)、耶律韩留、耶律特么(以上兴宗时)、耶律郭三(道宗时)、耶律何鲁扫古(道宗时)、耶律阿息保(天祚帝时)等。女真立国,亦设是职。据《金史·百官志》:“其后惟镇抚边民之官曰秃里,……此则具于官制而不废,皆踵辽官名也。”“诸秃里:秃里一员,从七品,掌部落词讼、防察违背等事。女直司吏一人,通事一人。”②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剌儿”(433页)。

猜你喜欢

  • 须虑

    古越人语音译。越人对船的称呼。《越绝书》:“越人呼船为须虑,即鸼也。”《正字通》:“船小而长者曰鸼。”

  • 尤依迷

    亦称“蕊迷”。景颇族载瓦语音译。旧时云南景颇族地区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先怀孕后结婚的称谓。解放前景颇族村寨都建有专供男女青年玩耍(俗称“串姑娘”)的“公房”,有些青年男女在婚前便发生性关系乃至怀孕。女方

  • 刘宣

    ?—30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大臣。字士则。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从祖。自幼好学精思,师事乐安孙炎。初为匈奴右贤王(一作左贤王),由并州刺史王广举荐,受晋武帝召见,备受赏识,命

  • 崩尼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西方文献称“达夫拉”。为珞巴族最大的部落之一,约有8万人,有多多木,多波木和多鲁3大支系,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西巴霞曲流域。今改称尼兴,意为“山里人”。民间传

  • 马号事件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曹富章等在包头马号大厅被骗遇害的事件。辛亥革命爆发后,包头革命党人杨云阶、郭鸿霖、王鸿文、王平章等发动包头清军起义,准备迎接归绥起义军入城。清驻包头五原同知樊恩庆假意宣布悬旗反正,

  • 马仁

    僜语音译,意为“当家人”、“头头”。解放前僜人社会中的蓄奴主。占有较多的土地、铁质工具等生产资料,普遍多妻。除少数外,一般都参加少量劳动,与家庭其他成员和奴隶共住一个长屋,吃穿无甚大差别。对妻子和奴隶

  • 古代对江淮流域以南地区诸民族的泛称。亦称蛮夷、南蛮。常冠以地理名称专指某一地区的若干族,并随不同历史时期地理名称的演变而改其族称,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荆蛮,秦时称※黔中蛮,汉代称※武陵蛮、※五溪蛮、※

  • 闽越

    古代东南越人一支。秦汉时分布于今福建省境及浙南、赣东部分地区。其族源由来存有不同看法:越国南迁遗族;土著与外来结合;土著说,等等。很早已从事农业生产,擅长造船航海及习水战,有断发文身之俗。其首领无诸秦

  • 武落钟离山

    古地名。又名难留山或难留城。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相传是※巴人首领※廪君的诞生地。其地有巴、樊、瞫、相、郑五姓居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未有君长,乃共掷剑于石穴,中者为君。唯务相中之,得五姓之君。《

  • 刨夫

    清代东北地区具保领票的合法采参人。初以满洲兵丁或王公府壮丁采参。雍正(1723—1735)初,为杜绝私采,改用官衙发放参票办法。初行招商刨采,将票发放给商人,令其雇觅刨夫,一夫执一票入山。乾隆九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