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古堡
位于今新疆若羌县东北75公里处。据考察系唐代吐蕃戍堡。略呈方形,周长260米。城垣为夯土建筑,四角有望楼。城内遍布夹沙红陶片和灰陶片,上刻圆形与水波形纹。碉堡、佛教寺基用土块建成。碉堡高约20米,底部直径约10米左右。城内主要建筑,大都在本世纪初被帝国主义探险家破坏,1959年、1973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古藏文木简300余件,内容涉及当时经济生活诸多方面,还有各种武器、丝毛棉织物、陶器、木器、牲畜骨骸等。对研究吐蕃文化和吐蕃在新疆地区所设军镇状况均极有价值。
位于今新疆若羌县东北75公里处。据考察系唐代吐蕃戍堡。略呈方形,周长260米。城垣为夯土建筑,四角有望楼。城内遍布夹沙红陶片和灰陶片,上刻圆形与水波形纹。碉堡、佛教寺基用土块建成。碉堡高约20米,底部直径约10米左右。城内主要建筑,大都在本世纪初被帝国主义探险家破坏,1959年、1973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古藏文木简300余件,内容涉及当时经济生活诸多方面,还有各种武器、丝毛棉织物、陶器、木器、牲畜骨骸等。对研究吐蕃文化和吐蕃在新疆地区所设军镇状况均极有价值。
见“阿吾勒”(1207页)。
村名。亦作阿马达拉、安巴达拉、阿马土拉。满语和蒙语音译。意为“驻藏大臣和达赖(代表曾到此地)”,故名。位于西藏门隅地区南端,北纬26°9′、东经92°1′。清咸丰二年(1852,藏历水牛年),西藏地方
即“弘吉剌”(644页)。
苗族古歌。流传于贵州东南部地区。全歌以问答叙事形式阐述人类起源的故事。似产生于苗族氏族公社向农村公社过渡时期,从已出现理老、※游方、农耕、饲养家禽、纺织、造房等概念看,略带有后来加工成分。全歌约200
渤海国第九世王大明忠的谥号。明忠于唐贞元十三年(818,亦作十二年)死后,其国未报请唐王朝私自加此谥号。详见“大明忠”(83页)。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五代首领。约为4世纪中期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跋提子。父卒,继领柔然部众,仍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岁贡马匹兽皮。冬率部入牧漠南草原,夏还居漠北。卒后,柔然分为两部,长子匹候跋继其位居
北魏显祖献文帝拓跋弘年号。466—467年,凡2年。
见“阿剌吉八”(1227页)。
元朝大臣。蒙古克烈部人,土别燕氏。都元帅※土薛之子。初侍忽必烈于潜邸,任宿卫,为博尔赤(司膳)。世祖中统二年(1261),随汗征叛王阿里不哥,掌右翼,大败叛军于昔木土脑儿(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南部)。四
唐时吐谷浑王妃。武氏。武则天皇后侄孙女,燕国公武延寿女。嫁吐谷浑王慕容曦皓,受封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