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粤右疏稿

粤右疏稿

书名。镇压广西少数民族起义过程中的奏章汇编。1卷。内收21篇。明吴文华(字子彬,福建连江人,汉族)撰。为万历三年(1575)作者以右副都御史衔巡抚广西时,偕总督凌云翼前往河池、咘咳(今属南丹)、北三(今属忻城)镇压壮族农民起义时所写。内收《雕剿人员疏》、《剿平上下四屯疏》、《剿平北三等处地方疏》等。内称粤右瑶壮累世起事“不可胜纪”;据《明史·吴文华传》载:“河池、咘咳、北三徭未为逆,云翼喜事,杀戮甚惨,得荫袭,文华亦受赏迁户部侍郎。”可知疏稿中所云,大多是对少数民族诬陷之词以邀功,并由此而激起万历年间广西少数民族更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为研究明末广西少数民族农民大起义的重要参考文献。有万历刻本、《吴襄惠公集》本和《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彭惠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官。土家族。保靖州(今湖南保靖县)两江口长官※彭世英子。正德十四年(1519),因争两江口地与保靖宣慰使彭九霄相仇杀,数年不息,双方死者500余人,被守巡官下狱,为姻亲永顺宣慰使彭明辅

  • 游悲

    纳西族流传的口头叙事长诗。为纳西族民间脍炙人口的作品。它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不堪忍受封建社会礼教的束缚,断然走上“玉龙游翠国”(玉龙第三国)殉情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对旧社会及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控

  • 大统

    西魏文帝元宝炬年号。535—551年,凡17年。

  • 竺法护

    见“竺昙摩罗刹”(1455页)。

  • 北周孝闵皇帝

    见“宇文觉”(897页)。

  • 壮戏

    壮族民间戏曲艺术。流行于广西、云南壮族地区。用壮语演唱,说唱合一。分师公戏、北路壮戏、南路壮戏等种。师公戏亦名唱师,流行于广西河池、宜山、来宾、贵县、邕宁、武鸣等地。相传清同治间(1862—1874)

  • 蒙古实物租

    清代蒙古阿拉特(平民)向封建领主缴纳的一种赋税。在蒙古地区,封建领主对其领地的牧场和牧地享有支配权,除优先占有水草丰饶的最好牧场,供自己饲养放牧外,将其余牧场分给所属阿拉特使用,阿拉特须按规定向领主缴

  • 云都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温都赤”、“兀勒都赤”、“伊勒都齐”。《元朝秘史》释为“带刀者”。《元史·兵志》:侍上带刀者,曰云都赤。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

  • 斡奢得里

    见“恩州得里”(1870页)。

  • 核里颇

    即“劾里钵”(14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