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经济文集

经济文集

书名。元李士瞻(1313—1368)撰。6卷。作者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字彦闻。至正(1341—1368)初中大都路进士。历官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中书参政、枢密副使、翰林学士丞旨。是集为其曾孙李伸所编。集中载往来书札70余通。当时朝政姑息,兵事乖方,藩臣跋扈等况,多可借以考见,对研究顺帝朝政治军事腐败现象有一定参考价值。常见有《湖北先正遗书》收入的明正统九年(1444)刊本。

猜你喜欢

  • 汗车凌

    见“车凌”(277页)。

  • 哲玛

    东乡语音译,亦作“哲玛其”,旧时东乡族社会宗教组织。系东乡族穆斯林围绕清真寺所组成的地区性宗教单位,并带有民政性质。其范围大小不一,大者包括数个乃至10几个村落的数百户;小者仅包括一个村庄数十户。由伊

  • 戎曼

    古族名。即“戎蛮”。参见“蛮氏之戎”(2273页)。

  • 屯齐

    1614—1663清朝将领。贝勒图伦次子。崇德元年(1636),随武英郡王阿济格征明。四年(1639),随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明锦州、松山、杏山。因功封辅国公。五年,随睿亲王多尔衮围明锦州。六年,从太宗征

  • 阿铁

    传说中的怒族祖先。与妻伊娃原居丽江。房前有一棵大树,结满黑果,人们说这棵树是鬼栽的,果子不能吃。其夫妇不信,悄悄吃了,伊娃不幸死去。接着大树变成人,并将女儿嫁其为妻,送其夫妇一只竹蔑筐。不久,洪水淹没

  • 抛绣球

    壮、布依等族青年男女间的文娱与社交活动。亦称“丢糠包”,古称“飞”。每年农历春节、三月三、歌圩或“浪沼”期间举行。绣球由姑娘们用彩绸或花布缝制,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菱形;内塞米糠、沙

  • 元稹

    779—831中唐诗人、大臣。字微之。鲜卑元氏,河南洛阳人。隋朝兵部尚书※元岩六世孙,唐舒王府长史元宽之子。幼孤贫,母郑氏亲授书传,9岁即工属文。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补较书郎。宪宗元和元

  • 通检推排

    金代定期核查户口、物力,以调整赋的制度。通检,即《周礼》大司徒3年一大比,各登乡民众寡、物力多少,以辨物行征之制。大定四年(1164),以民户贫富变更,赋役不均,命泰州军节度使张弘信等13人,分行诸路

  • 阿拉布坦

    ?—1703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又称丹津阿喇布坦、都噶尔阿喇布坦。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弟墨尔根岱青曾孙。初游牧于科布多等地,为噶尔丹倚任。噶尔丹在乌兰布通、昭莫多为清军战败后,见噶尔丹势孤,与

  • 虐新

    藏语音译。又作仲新。意为“买地”,又作“卖地”。实际是出租性质的土地。以一定数量的实物或货币“卖”出,到一定年限再由“卖”地人收回,物款不退。与出租地的差别仅在于此系提前交租。“卖”地人多为较贫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