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坎肩
蒙古族传统服装。旧称蒙古比甲。起源于元初,由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首制。古时蒙古族穿袍服,无坎肩。上衣交结于腹部,环腰以带束之。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据《元史·后妃传》载,察必皇后首创蒙古带檐帽后,“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襟,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其后蒙古族又加以改良、美化、绣以各色花纹图案,艳丽夺目,男女皆服用,方便骑射,流传至今,以鄂尔多斯制作的坎肩著称于世。
蒙古族传统服装。旧称蒙古比甲。起源于元初,由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首制。古时蒙古族穿袍服,无坎肩。上衣交结于腹部,环腰以带束之。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据《元史·后妃传》载,察必皇后首创蒙古带檐帽后,“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襟,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其后蒙古族又加以改良、美化、绣以各色花纹图案,艳丽夺目,男女皆服用,方便骑射,流传至今,以鄂尔多斯制作的坎肩著称于世。
西夏储粮所在名。西夏常于产粮地及其附近修窖藏粮。如鸣沙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北)御仓有窖藏米百万石。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侵略新疆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51年8月6日(清咸丰元年七月初十),清朝伊犁将军奕山与俄国代表科瓦列夫斯基在惠远城(今霍城县东)签订。章程共17款,主要内容:1.允许俄国在伊犁
北周时期沙州氐帅。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一说为※杨法琛子。北周时为开府、上柱国。大象二年(580)八月,益州总管王谦举兵反周,永安召集利、兴、武、文、沙、龙等6州之众响应。十一月,被北周大
?—1830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嘉庆(1796—1820)年间,以键锐营前锋从永保镇压湖北、四川白莲教起义,擢副将、总兵等职。道光二年(1822),擢乌鲁木齐提督。六年(1826),率兵四
傣语音译,意为“百田级”。旧时云南西双版纳车里宣慰使根据下属官员社会地位高低和职务大小所划分的等级官田之一。详见“探朗召曼纳”(2039页)。
赫哲语音译,意为“思想的灵魂”。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相信,人有3个灵魂,其为第二个灵魂。据传,它能暂时离开人的肉体,到远的地方去;人在睡觉时,它离开人的肉体,和别人的灵魂或神
唐初大臣。字文蔚。一说为鲜卑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一说本为扶风平陵人,其先避难代地,赐姓纥豆陵氏。隋太傅※窦炽子,唐太穆皇后从父。喜文史,贯览群书,诸兄谓之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
?—1735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岱青和硕齐。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曾孙。世居青海。康熙四十年(1701)率部附清,封多罗贝勒。嗣因拉藏汗杀第巴桑结嘉措,废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错,别立意希嘉措为达赖
见“焉耆”(2022页)。
辽皇族,文学家。字团隐。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孙,东丹王※耶律倍第四子,辽世宗※耶律阮亲弟。史载其为人聪明,博学能诗,著有《阆苑集》行世,惜今不存。景宗即位时,保宁元年(969)四月,始封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