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杖鼓

蒙古杖鼓

蒙古族传统打击乐器。亦称蒙古细腰鼓。源于汉、魏时期,宋代陈旸《乐书》载:“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敦煌石窟北魏壁画和云岗石窟北魏雕刻中有较多演奏杖鼓的场面。后传至蒙古,元代被纳入蒙古宫廷宴乐队。据《元史·礼乐志》载:“杖鼓,制以木为框,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山西永乐宫壁画元代演奏图中,亦有演奏杖鼓的图像。明代仍在民间和蒙古贵族宫室广泛流行。明后期,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传入蒙古地区后,被吸收入寺院,用于佛教活动。清代宫廷卤薄乐和清乐中亦使用杖鼓。演奏时,以皮绳系两端,横挂于腹前,右手以竹木细棍敲击右面鼓,左手以掌拍击左面鼓。亦可竖挂于腹前,两手同时敲击上鼓。因手掌和棍击鼓发出不同音量和节奏,在乐队中产生特殊的效果。

猜你喜欢

  • 拜云

    参见“初云”(1172页)。

  • 阿察儿

    见“按札儿” (1622页)。 ②见“阿术鲁”(1202页)。

  • 者林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设置之札岭卫均作扎凌山卫。

  • 四月会

    见“奥米那楞”(2253页)。

  • 忧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碑铭。乾隆三十六年(1771)立。是年,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会土尔扈特渥巴锡率众自俄回归祖国入觐承德,弘历以其部众已妥为安置,赏赐有加,因作是记以纪其事,碑文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叙其实施安

  • 焉耆明屋

    见“西克辛佛教寺院”(717页)。

  • 讬果琳军民万户府

    即“脱斡怜军民万户府”(2084页)。

  • 塔山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塔山前卫。正统十一年(1446)十月,塔山卫都指挥佥事弗剌出奏其所辖地广人众。为便于管理增设此卫,以弗刺出掌之。次年,颁给“塔山左卫之印”,其北面款“礼部造,正统十二

  • 甘肃通志

    甘肃省方志。清许容、李迪编撰。50卷,雍正六年(1728)始修,以摘录历代《陕西通志》中有关甘肃省资料和境内府、州、县旧志为主,分图解、星野、建置、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关梁、祠祀、贡赋、兵防

  • 弥姐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河湟地区。东汉时向内郡迁徙,分布于关中、陕北等地。晋、十六国时期,有一批以“弥姐”为姓氏者活动于西北地区,如弥姐高地、弥姐婆触等。隋代《邑主雷惠祖合邑子弥姐显明等造像记》和《邑主弥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