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王公

蒙古王公

清代蒙古贵族的总称。清朝统一蒙古以后,废除蒙古以前的济农、洪台吉、丞相、太师、宰桑等封建贵族称号;为了笼络蒙古贵族,以满族宗室的封号赠给蒙古贵族。根据蒙古封建贵族不同的身分等级和地位以及对清王朝的效忠,授予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塔布囊。不同品级形成清代蒙古王公贵族制度。按爵位给俸禄,在年班、围班、行走、贡物等按品级给予优厚的赏赐,并允许世袭。不同的品级,其仪卫、服饰、随从、坐次等均不同,并豁免各种赋役,维护王公贵族对属民的统治特权。并区分任旗札萨克和各种官吏的王公,称为执政的蒙古王公台吉,不任职的旗内王公称为闲散王公。参见“王公”(200页)。

猜你喜欢

  • 七蕃

    见“五姓蕃”(263页)。

  • 涅鲁衮

    ①见“耶律挞烈”(1316页)。 ②见“萧敌烈”(1997页)。

  • 轻车都尉

    清代八旗内爵名。乾隆元年(1736),由爵名阿达哈哈番改称,分一、二、三等,皆正三品。位列“男”之下,骑都尉之上。参见“阿达哈哈番”(1235页)。

  • 合不勒罕

    蒙古部首领。又译葛不律寒、哈不勒罕。乞颜·孛儿只斤氏。屯必乃薛禅之子,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曾祖。统一蒙古部,始称“罕”(汗)。蒙古先辈原以“乞颜”为氏,后族支繁衍,各有姓氏,“乞颜”之称遂废,届时复

  • 复易

    见“耶律孟简”(1315页)。

  • 阿朱

    见“阿城”(1194页)。

  • 常宁

    ?—1703清宗室,满洲镶蓝旗人。世祖※福临之子,圣祖玄烨之弟。康熙十年(1671),封和硕恭亲王。二十年(1681),拜安北大将军,与兄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击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于乌兰布通(内蒙

  • 干粮头

    见“扭达”(1061页)。

  • 荞过

    瑶语音译,意为“大家一起来做”。解放前广西十万大山的“山子瑶”对家族或村社共耕组织的称谓。生产安排由家族长(称“香火头”)或村社头人(称“央谷”)掌握,每年年终都举行生产会议,根据当年粮食收获情况和劳

  • 十五善射

    见“十五善射处”(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