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藏内善后章程

藏内善后章程

全称《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清廷有关管理西藏地方军政事务的章程。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军驱逐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后,鉴于西藏各项制度松弛、腐败,为肃政绩以固防卫,翌年,乾隆帝命回师之清军统帅福康安会同达赖喇嘛等藏官奏订该章程,以法律条文固定之。全文共分29条,主要内容为:确定驻藏大臣的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平等,噶伦以下大小文武官员,一律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拣选,奏请清廷任命;官员之升迁赏罚,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处理罪犯须呈报驻藏大臣备案,官府、贵族、寺院所属封地内之人口户籍一律造册,以资稽查;地方设常备兵定额3千,分驻拉萨、日喀则等地,并规定清廷在藏驻军及地方官兵之编制、粮饷、赏罚等制度;一切外事统归驻藏大臣全权处理,侨商旅藏须持有驻藏大臣所发之执照,办理登记;规定外商贸易次数、期限,由指定关卡往来,并受查验;设置专门财政、金融机构,监督铸造银币,统一货币成色和折算比价,西藏地方赋税和收支,归驻藏大臣稽查总核,全藏差税之增减及各地储备粮饷数目由驻藏大臣统一核定、安排;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转世在驻藏大臣监督下,通过金瓶掣签确定。此章程颁布后,驻藏大臣的地位及其全面督办藏内事务之权限更加明确。

猜你喜欢

  • 何秋涛

    1824—1862清代著名学者。福建光泽人,字愿船。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主讲保定莲池书院,代院长。喜治经史、小学,精于考据文学,边疆舆地尤所擅长。与时人张穆以学问文章相契合。鉴

  • 刘和

    ?—310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国君。字玄泰。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子。永凤元年(308),刘渊称帝后,封大将军、大司马、梁王。河瑞二年(310),立为皇太子。同年,父死,嗣位,

  • 高河

    南诏时期在点苍山上修筑的大型水库。又名冯河。工程巨大,“岩壁耸削,潭嵌以石板,皆人力为之者,潭深莫测”。“更导山泉,共泄流为川”,使点苍山下万顷农田得耕种之利,如《滇南杂志》所云:“陂田藉以灌溉”。

  • 亚东商埠

    西藏亚东地方开设之通商市场。光绪二十年(1894),根据不平等的中英藏印续约开设,清朝准英、印政府于此驻扎商务委员,准英商自边界至亚东自由往来与租赁货栈,英人在此有治外法权。清于亚东设靖西关,以限英人

  • 范文程

    1597—1666清初大臣。字宪斗,号辉岳。宋参知政事范仲淹之后,明兵部尚书范鏓曾孙。沈阳卫指挥同知范沉之孙。居抚顺。天命三年(1618),归附努尔哈赤,随从征战,运筹帷幄,从取辽阳、广宁。天聪三年(

  • 传大召

    藏语称“门拉莫钦波”,清译“摩罗木”或“默朗穆”,意为“大愿法会”。通称“传大召”。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宗喀巴为纪念释迦牟尼,于藏历正月,在拉萨大昭寺倡办了一次讲论佛经、发愿祈祷的宗教法会(即

  • 纳汝

    部分纳西族的自称。“纳”意为“大”、“黑”;“汝”意为“人”或“族”。他称“摩梭”。主要分布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边、盐源等县。详见纳西族(1269页)。

  • 长孙平

    北周、隋官员。字处均。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周柱国※长孙俭子。有干才,颇览书记。初为周卫王宇文直侍读。建德元年(572),拜开府、乐部大夫。大成元年(579),为小司寇,与小宗伯赵芬分掌六府。杨坚任

  • 那亶

    明代云南元江傣族首领。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置元江路为元江府(今云南元江县)。十七年,入朝贡象,封元江知府,赐袭衣冠带。十八年,置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隶之,以土酋白文玉为副长官。二十年,以麓川扩张

  • 阿旺洛锥嘉措

    1635—1688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一世。生于青海梅仰部族。幼年随舅父学习,后赴外蒙古。清顺治九年(1652),赴西藏入哲蚌寺果莽札仓学五大部经,后又在拉萨下密宗院专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