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丝道
古“蜀身毒道”,又称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由※灵关道、※五尺道、※永昌道组成。从四川至云南大理、保山、腾冲,经德宏地区的梁河、盈江,出缅北的孟拱至印度东北的英帕尔,过孟加拉,溯恒河出印度西北,经巴基斯坦,至与伊朗接壤的坦义始罗,再向西行,即与中国的北方丝绸之路相衔接,通向西亚和欧洲。国内发现这条“蜀身毒道”的是公元前2世纪出使大夏(今阿富汗)的张骞,在那里看到四川出产的“邛竹杖”和“蜀布”,皆是由四川运到身毒(印度),再转运到大夏的。张骞回国后建议汉武帝遣使勘察和开发这条路线,但使者至云南金沙江边时,为“昆明”族部落所阻。近年学者考证,这条古道,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即已存在。据印度《政事论》等史籍记载,其时四川的丝绸已在印度大量销售,并转销到其他地区。又据考古发现,在滇池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中出土的许多西亚文物,应是由此古道运来的。1938年,在腾冲城西宝峰山下核桃园发现的大量五铢钱,很可能是赴缅、印贸易的蜀商遗留之物。可见张骞出使之前这条古道即已存在。唐代以后,更加兴旺发达,贸易更加频繁,佛教文化经此传入。它的形成密切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关系,对发展西南边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