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诸弟之乱

诸弟之乱

契丹建国时耶律阿保机兄弟间争皇位的斗争。契丹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分为8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至其岁久,或其国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约本如此,不敢争”(《新五代史》卷72)。唐天祐四年(907),部落联盟首领痕德堇可汗卒,耶律阿保机“燔柴告天,即皇帝位。”开始了皇位世袭,随之引起族内激烈纷争。以其大弟耶律剌葛为首发动了规模甚大的叛乱。前后3次,历时4年。第一次在太祖五年(911)五月,参加者除剌葛外,另有其二弟耶律迭剌、三弟耶律寅底石、四弟耶律安端等。以安端妻粘睦姑告发未果,阿保机令诸弟登山刑牲,告天立誓后释罪。第二次在翌年十月,剌葛时奉命分兵攻打平州(今河北卢龙),乘军胜回师之机复与诸弟反,占西山阻阿保机归路。阿引军趋十七泺,举行燔柴仪,众臣起誓效忠,诸弟见势单不支,遣人谢罪,许以自新。第三年(913),又叛,爆发恶战,安端引兵入觐阿保机,欲暗害,未成被拘。寅底石军趋行宫,掠辎重,焚庐帐,纵兵大杀,夺走祖先神帐。神速姑劫西楼(即上京),烧毁阿保机称帝时兴建的明王楼。剌葛率军至乙室堇淀(一说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附近),具天子旗鼓,谋自立。阿保机重兵征讨,几经大战,五月,在榆河生擒剌葛、寅底石等,叛乱始平。史载时状:“时大军久出,辎重不相属,士卒煮马驹、采野菜以为食,孳畜道毙者十七八,物价十倍,器服资货委弃于楚里河,狼藉数百里。”“民间昔有万马,今皆徒步”(《辽史》卷1)。斗争激烈,可见一斑。次年(914)正月,阿保机召父老群臣对叛者议罪论罚。“首恶剌葛,其次迭剌哥(即迭剌),上犹弟之,不忍置法,杖而释之。以寅底石、安端性本庸弱,为刺葛所使,皆释其罪。”实为迫于形势对反对派作出让步。而斗争未已,刺葛于神册二年(917)再乱未果,携子南下奔晋。迭刺于三年又叛,欲南奔。

猜你喜欢

  • 元兴

    辽代渤海国遗民所建定安国王乌玄明年号。起迄年不详,史有其“六年”之记事。一说976—981年,凡6年。

  • 正隆

    金海陵王完颜亮年号。1156—1161年,凡6年。

  • 早莫

    景颇语音译,意为“官家之婿”。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社会中对“百姓”等级娶“官种”等级之女为妻者之称谓。从前在景颇族“山官制”社会中,人们被划分为“官种”、“百姓”、“奴隶”3个等级,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制

  • 姜行本纪功碑

    唐代碑刻。碑立于新疆巴里坤县松树塘。清同治年间(1862—1874),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将此碑移于关帝庙建亭保护。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碑高1.8米,宽0.6米。碑文18行,满行47字,楷书。碑刻

  • 环州蛮

    唐宋之际环州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曾发生“环州起义”,详见该条(1277页)。

  • 元廓

    ?—557西魏皇帝。554—556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文皇帝※元宝炬第四子。大统十四年(548),封齐王。废帝三年(554)正月,权相字文泰废其兄元钦,拥他为帝,大权为泰独揽。恭帝三年(556

  • 都官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称都管伯克、都观伯克。“都官”,维吾尔语,意为“公署”。职司经理各处公文传递、记档、公物的分散、集中及外方来使供给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

  • 杨渊海

    ?—1364元末云南大理总管段功属臣、白族诗人。大理人。仕段功为员外郎,紧随左右参政议事。惠宗至正二十三年(1363),因万胜(明二)率红巾军攻入云南,梁王败逃威楚(今楚雄)召段功入援,遂出谋谏段功应

  • 白崖国

    相传为云南古国名。胡蔚本《南诏野史》云:“蒙苴颂居白崖,因地名,号白崖国,传世莫考”,又谓该国立于周时。然无信史可稽。白崖为今云南省弥度县红岩,相传自蒙苴颂始,至其后裔※仁果、※龙佑那、※张乐进求等均

  • 黄定千

    ?—1454明景泰年间苗起义首领。四川草塘(今贵州瓮安)人。苗族。景泰三年(1452)二月,与侄黄龙、韦保等率草塘、江渡等地苗民起义,攻播州西坪、黄滩等屯寨营堡,杀官吏。受黄龙派遣坚守水坪大寨。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