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贵县罗泊湾墓葬遗址

贵县罗泊湾墓葬遗址

壮族地区古代墓葬考古遗迹。位于广西贵县县城西5公里郁江北岸罗泊湾大坡岭。分一号墓、二号墓两处,1976年发现,同年6~11月发掘一号墓,1979年4—6月发掘二号墓。一号墓的时代为西汉初期。墓的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封土高约7米,底径约60米。封土之下为墓室、墓道与陪葬坑。墓室椁板之下有殉葬坑与器物坑。陪葬坑出土铜车马器30余件。墓室出土大量漆器残片、果核、种子、铜镜、木琴、铜镞、木鼓腔、六博棋盘、漆耳杯、漆盘、铁兵器、九枝灯和陶器等共1000多件。椁室底板之下有7个殉葬坑,每坑有棺木1具,尸体用竹席或草帘包裹。墓中还出土一具用于记录随葬品的木牍,契刻隶书汉字300多个。学者认为此墓主人可能是西汉“南越国”境内的瓯骆王。二号墓西距县城6公里,位于郁江北岸约1公里处,东距一号墓1公里。墓内文物已被盗掘,仅剩123件,其中以陶、铜为主、间有玉、铁、木和金器,还有漆器、竹器和纺织品的痕迹,器物种类分兵器、炊器、储容器、货币和随身用具。殉葬坑内有人牙9颗,经鉴定为20岁左右的个体殉葬者,性别不明。年代亦为西汉初期,与一号墓相隔不远。墓主姓名与生前地位不能确知,惟从出土器物中有玉石印章2方,其中一方契刻“夫人”二字看,可能是瓯骆王的配偶。为研究壮族先民瓯骆民族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物考古资料。

猜你喜欢

  • 匋伻

    1164—1234宋代云南西双版纳第三世※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又名爱伻。傣族。※匋钪冷长子。南宋嘉定四年(傣历五七三年,1211),父卒,继位,为景龙金殿国国主。平定弟伊菶叛乱,杀之。端平

  • 木佬

    明清时期对仫佬族先民的称谓。又称穆佬、木老、姆佬或木老苗。为元明时期“木娄苗”后裔。分布于贵州省南部与广西相邻一带,尤以今罗城县最为集中。明王朝在其地区实行土流合治,推行封建统治,屯田戍兵,垦荒设堡,

  • 锦衣里江

    即“精奇里江”(2465页)。

  • 大怀忠

    金朝官员。渤海国王室后裔。海陵王(1149—1161年在位)时,历官左副点检、点检。正隆四年(1159),充吊祭使,赴宋吊韦氏哀。六年,以海陵王与嫡母徒单太后有隙,疑太后与枢密使仆散师恭共语,有异图,

  • 番部国师

    僧官名。明清时封藏族地区一些管理若干支土民的僧人首领为国师,秩正五品。颁给诰命,赐予银印,3年一贡,依例世袭。清代有甘肃番部珍珠族国师,化族国师等名号。隶僧录司。

  • 杏城

    古地名。亦堡镇名。在今陕西黄陵县境内。魏晋时陕西关中渭北高原形成少数民族居住地带,由聚落发展成为若干堡镇,此为其中之一。晋兴宁三年(365),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率众二万攻杏城,苻坚率精锐讨之

  • 内齐托音一世传

    书名。木刻本,蒙古文,经装共92叶。据内齐一世弟子的备忘录、笔记及访问当时王公,僧侣所得资料撰写,成书于清乾隆四年(1739)。额尔德尼毕力衮达赖。记叙内齐托音一世生平事略、主要的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

  • 天乐署

    元代专门管领河西(原西夏)乐人的机构。原称昭和署,属仪凤司掌管,至大四年(1311)改。

  • 尼其滚娘娘

    娘娘神的一种。鄂伦春语音译。“滚”亦译作“昆”。又称“额尼音博如坎”。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鄂伦春人患麻疹病皆祈祷此神保佑。其神像、来源传说及祭品,同“额古都娘娘”。(2535页)

  • 后汉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见“刘知远”(8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