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德松赞

赤德松赞

吐蕃赞普。798—815年在位。※赤松德赞之第四子。因年幼执政,大臣疑其是否有能力执政,遂议定先令其试行,故又称“赛纳莱青云”(意为“试行善颈王”)。其兄牟尼赞普执政后期,吐蕃佛寺供养大减,寺院受毁。其执政时,首先恢复寺院供养,兴建著名寺院噶琼多吉英寺,供养译师,班哲达,翻译佛经,并迎请印度译师毗玛拉米扎、咱纳斯纳,泥婆罗人鸿嘎尔等参预指导译经事。由其领衔,王妃、吐谷浑王、工布王及以勃阐伽贝云、娘丁增桑布为首之70余位吐蕃大臣共同签署发表兴佛诏书,勒石永存,成为吐蕃佛教之珍贵文献。诏书主要内容是:宣布全吐蕃奉行佛法,不得屏弃;对僧人供养不得减少、停止;任命格西(善知识)为赞普幼年师僧及佛教宗师;对僧人不得令其为奴、不得征税、不得诉讼等。年54岁逝世于查吉甫。

猜你喜欢

  • 萧岩寿

    1029—1077辽道宗朝大臣。契丹族。乙室部人。性刚直,尚义气。兴宗重熙(1032—1055)末年入仕。道宗即位,受皇太后萧挞里举荐,被重用,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咸雍五年(1069,一作四年)

  • 伍子胥

    即“伍员”(795页)。

  • 腊撒长官司

    明代云南土司名。麓川故地。明朝“三征麓川”时,兵部尚书王骥于正统七年(1442)令其把总况本驻守,后升为长官司,治所即今云南陇川县西北腊撒。况氏以“况”字不吉祥,遂改姓盖,遂为盖氏世袭。清初废为勋庄。

  • 信苴忠

    即“段忠”(1694页)。

  • 十八寨起义

    明代云南弥勒州(今弥勒县)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由于地方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的横征暴敛,残酷剥削,以屯田为名强占民田,致使“民不堪命”,于正德九年(1514),在彝族弥勒部首领阿忽领导下,十八寨(砦)彝民

  • 都兰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都兰具善密咒兴隆洲”。在青海乌兰县。海西地区著名之蒙古族寺院。约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固实汗第六子多尔济达赖洪台吉之孙衮楚克达什兴建。初为西藏甘丹寺子寺,后经战乱重

  • 多滥葛

    即“多览葛”(849页)。

  • 治元多

    ?—221三国时反魏首领。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族属卢水胡。文帝黄初二年(221)十月,与伊健妓妾等起兵反魏,河西大震。据鹯阴口(鹯阴河口,今甘肃靖远县西南黄河东岸),扼险拒守,抗击魏凉州刺史

  • 富德

    ?—1779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驻防吉林。乾隆十三年(1748),从经略大学士傅恒征金川有功,自护军擢至二等侍卫,累迁副都统。二十年(1755),以参赞大臣随军征阿睦尔撒纳,因奋勇击杀立

  • 乌登河卫

    见“兀的河卫”(111页)。“文东河卫”(3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