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迪化

迪化

清代和民国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清初为准噶尔部库木诺雅特游牧处。乾隆二十年(1755),平准噶尔时内属。二十五年(1760),设同知。二十八年(1763),筑迪化城。城周5里4分,设四门:东惠孚、西丰庆、南肇阜、北憬惠。三十六年(1771),设乌鲁木齐参赞大臣、理事、通判。三十八年(1773),军事系统改参赞大臣为乌鲁木齐都统,仍隶伊犁将军;行政建置升为迪化直隶州,隶甘肃布政司。同治年间,因战乱,城毁。光绪十年(1884)新疆置省后,毁迪化旧城东北两墙、新城西南两墙,合二城为一,重建新城。光绪十二年(1886),升迪化府,改隶新疆省;并设迪化县。1913年废迪化府。1945年由迪化县析置迪化市。1953年改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蒙古语“优美的牧场”之意,汉语旧称红庙子。居民以汉、维、回为最多。

猜你喜欢

  • 根濯斯加

    清四川杂谷土司。藏族。乾隆十七年(1752),随从兄弟杂谷土司苍旺反清,为清军所杀。以其子金川用兵时有功,又素为梭磨、卓克基、杂谷三处民众信服,授松冈长官司,承袭杂谷土司位,颁给印信、号纸,管理松冈地

  • 纠里阐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纠里阐为辽太祖※弘义宫下之一抹里。

  • 中受降城

    见“三受降城”(52页)。

  • 博彦图萨尔

    卫拉特蒙古人旧节日。蒙古语,意谓“福月”。又称“隆来节”。主要流行于阿拉善及新疆蒙古地区。在卫拉特人中,每当四月届临时,自初一起至十五日,即要禁屠吃素15天,并举行“嘛呢”经会5—7天。念经期间,不和

  • 萨雅克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萨雅克鄂拓克。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有千余户。二十六年(1761)其首领敏什拉哈进京朝觐,获三品顶戴花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北800余里。图舒克

  • 旱金

    见“旱金莲”(1079页)。

  • 白夷

    参见“白衣”(594页)。

  • 帖木格斡惕赤斤

    见“铁木哥斡赤斤”(1880页)。

  • 邦单

    藏语音译,亦作“邦垫”、“班代”。西藏和四川藏族妇女腰间系的围裙状服饰。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藏区。多为彩色横条的丝织或毛织品。西藏农区是以三幅20厘米宽的彩色横条毛织料缝制,牧区是用牦牛绒或

  • 卧结

    见“阿拍”(1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