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鄂伦春语

鄂伦春语

我国鄂伦春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黑龙江省黑河市和塔河、呼玛、逊克、嘉荫等县。鄂伦春多半聚居。聚居地区的鄂伦春族大部分都使用本民族语言,但城镇和一些乡村的青少年已逐渐使用汉语,少部分和达斡尔族杂居的地区则使用达斡尔语。使用人口约2000人。鄂伦春语内部比较一致,但各地区语言都有一些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为甘奎话、托河话(以上在自治旗),库玛尔话(在塔河、呼玛县)毕拉尔话(在逊克县)。鄂伦春族没有文字、通用汉文。鄂伦春语有18个元音,19个辅音。在元音系统里,单元音占优势。复元音只出现在借词里。元音分长短。依据元音和谐的情况可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两类。在一个词里只出现同性属的元音。元音在唇状上也要求一定的和谐。这种和谐规律也扩展到附加成份的元音。辅音系统简单,只有个别音不能在词首出现。能在词末出现的辅音比较多。辅音结合时产生大量同化现象,其中逆同化现象最丰富。表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纷繁。静词格形式多,而且其中几对格还兼表确定/非确定的语法意义。有人称领属附加成分和反身领属附加成分,附加成份又整齐又对称,使用得很广泛。动词有表示人称的附加成分。对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类型和情态表达得细腻。被动态、使动态附加成分在语音形式上区别得开。动词的祈使形式还区分说话人希望动作要即时进行和说话人希望动作在做完某事以后再进行这样的两类。由于语法附加成分丰富,因此虚词相对地少。句子结构成分的次序是主语在谓语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宾语、补语在动词谓语前。句子结构里,结构成分之间往往出现互应关系,如主语和由动词充当的谓语,在人称和数上有互应关系;领属结构的两项之间在人称和数上也有互应关系。复句不大使用连词。主句和从句大都是靠位置(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语调来连接,另外则靠从句中的动词形动形式粘附的格附加成分,动词副动形式粘附的副动形式附加成分连接。鄂伦春语有丰富的表示狩猎文化的词语、反映本民族独特生活方式的词语也很有特色。用语音交替构成在意义上和词形上对称的对偶词数量比较多。新词的产生要靠在词根后粘附构词附加成分以及词素与词素的复合。新词术语多借自汉语,另外还有一些蒙古语、达斡尔语、满语的借词。

猜你喜欢

  • 清佳努

    ?—1584明代海西叶赫部首领。又作清佳砮,逞加奴。女真族(一说为女真化的蒙古人)。纳喇氏(原土默特氏)。塔里木卫叶赫始祖胜根打喇汉六世孙,都督佥事※祝孔革孙,台出长子(一说为台出弟台坦柱次子)。明宣

  • 社王

    过去广西大瑶山瑶族信奉的主要神祗之一。传说教民种植五谷,故又称五谷之神。每村都有供奉,还有以一姓供奉的,有供奉于社庙中,有以石头为神像,供于大树下。一般每年阴历二、八月中某一天为祭日,由“师公”负责主

  • 基华汗国

    见“花剌子模”(999页)。

  • 达奚武

    504—570西魏、北周大将。字成兴。代人,鲜卑达奚氏。北魏怀荒镇将达奚眷孙,汧城镇将达奚长之子。善骑射,为贺拔岳所重,以别将从征关右。寻以战功拜羽林监、子都督。永熙三年(534),岳被杀后,附宇文泰

  • 土登嘉措

    1876—1933即十三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拉萨东南塔布朗敦村人。清光绪三年(1877),作为十二世达赖的唯一转世灵童,奉旨免金瓶掣签,被认定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四年正月初四,

  • 敏珠尔

    ?—174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辅国公衮占次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父死,袭札萨克辅国公。五十四年(1715),受命于本地备御准噶尔部,散秩大臣

  • 新特勒

    参见“哈格”(1630页)。

  • 金贤

    1458—1528明代官员、经学家。字士希,号东园。回族。先世默伽(今沙特阿拉伯麦加)人。东来后,占籍永平(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明初高祖金洵徙居江苏江宁(今南京),遂定居。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

  • 怀朔镇

    见“六镇”(382页)。

  • 蓝飞鹤

    1901—1930革命烈士。畲族。福建惠安县人。1919年就读于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后入泉州省立十一中,因参加学生运动,先后被开除。后又入明新师范,仍因组织学生反对不合理教育制度,被同学称为学潮健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