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岭府

长岭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十五府之一。因近吉林哈达岭(亦称长岭)得名。领瑕、河二州。治瑕州,故址在今吉林省桦甸县城东北8华里之苏密城;亦有他说:一说为该省海龙县西南之山城镇山城(亦名北山城子),一说在辽宁省清原县英额城或英额门以北。辖境属高丽故地,约有今辉发河、柳河一带的吉林省桦甸、辉南、海龙、柳河及辽宁省清原等县地(旧说在吉林省永吉州一带)。地扼渤海通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的要冲,史称“营州道”。辽于天显元年(926)二月宣告平渤海,该府军民坚持不附辽,至八月始被辽军征服。辽东京道有长岭府,当因渤海旧称。金废。

猜你喜欢

  • 察洼冈

    参见“桑昂曲宗”(1965页)。

  • 额尔克楚特

    明代蒙古太师、丞相的通称。蒙古语音译,意为“有权者”(复数)。指非成吉思汗家族的领主,即※赛特。拥有领地和属民,为※爱马克和※鄂托克的首领,并担任太师、丞相、宰桑等职务,故称为有权者。蒙古族当时实行氏

  • 西喇布

    ?—1593清初侍卫大臣。满族。完颜氏。又作西喇巴。努尔哈赤起兵,率属来归,隶镶红旗满洲。随侍太祖左右为侍卫。旋列位十大臣,赐号扎尔固齐(汉译都堂)。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六月,从努尔哈赤击败叶赫

  • 勿邓部落

    古部落名。乌蛮七部之一。(近人考证,认为不属乌蛮七部)。唐时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越西、甘路一带。地广人众,所属部落以服装颜色,或称“乌蛮”,或称“白蛮”。乌、白二蛮有邛部6姓、初裹5姓

  • 兴奎

    ?—1824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姓瓜尔佳氏。乾隆三十一年(1766),由健锐营蓝翎长补前锋校。后历任参领、副将、总兵。五十四年(1789),擢乌鲁木齐提督。嘉庆四年(1799),官乌鲁木齐都统。七

  • 古列延

    蒙古游牧或军事的组织形式。又译库伦。《元朝秘史》释为“圈子”或“营”,元代汉译“翼”。古代蒙古牧民集体游牧,驻屯时,称为“阿寅勒”的各个家庭列毡帐置车为环形,首领居中,进行管理,称为古列延。规模大者达

  • 苏克萨哈

    ?—1667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额驸苏纳长子。初委署佐领。崇德六年(1641),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败明总督洪承畴援兵于塔山,追斩杏山兵之潜逃者,叙功授骑都尉世职,晋三等轻车都尉。顺治

  • 勒期话

    我国景颇族中自称勒期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与景颇族载瓦语比较接近。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等县。以潞西县中山区中心乡勒期话为例。语音特点;单

  • 华夷译语

    民族语文词书及公文汇编。共4种版本,3种成书于明代,1种成书于清代。①明太祖朱元璋敕撰。蒙古族学者火源吉编纂。洪武十五年(1382)始编,二十二年(1389)刊行。包括两部分,前者为杂字,共收844个

  • 索康

    藏语音译。西藏前藏贵族家族之一。自称为四世达赖喇嘛后裔。家族成员身致通显者有:索康古阴喀夏喀,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与不丹作战中任指挥官;索康乃在雍正五年(1727)任江孜宗本;索康巴在乾隆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