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明代四川藏区土司名。洪武三十年(1397)置。治所在今四川康定。以其地酋长为宣慰使。其设置结束鱼通、宁远、长河西三地各自为部的历史。永乐十三年(1415),遣使入朝贡马及方物,并以“西番无他土产,惟以马易茶,近年禁约,生理实艰”为由,请求开市贸易。明廷许开边地市易。二十一年(1423),宣慰使喃哩等24人来朝贡马。正统二年(1437),喃哩卒,命其子加思八僧袭职。成化四年(1468),明廷重申诸番三年一贡例,惟该宣慰司地面仍比岁一贡。六年(1470),因西藏及西南少数民族“朝贡人数日增,岁造衣币,赏赉不敷”,明廷颁定其地二年或三年一贡之例,贡使不得超过百人。十七年(1481),因长河西僧人往往持伪印信番书,冒充乌思藏等地诸王及其他首领入朝领取封赐物,遂定“勘合”之制,由四川、陕西边臣“比号验收”,方可进入内地。其地为联结内地与乌思藏的桥梁,与明廷关系极为密切,故遣使入贡频繁,且人数众多。十九年(1483),其灌顶国师札思八坚灿遣僧人奴日领真等率1800人进贡,四川守臣劾其违例,只许500人进京。后规定每岁“与各寺寨轮贡,数止百人”。尔后,又定其地贡例,隆庆三年(1569)颁定500人全赏,遣8人赴京之制。其宣慰司官员由当地望族首领充任,依例袭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