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帕克和卓墓

阿帕克和卓墓

古墓名。一称阿帕克霍加麻札。讹传为“香妃墓”。位于今新疆喀什。清崇德五年(1640)左右建。初称玉素甫霍加麻札。康熙三十四年(1695),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死,埋葬于墓旁,始有是称。麻札原为方形,后经阿古柏扩建,成为长方形。其主体建筑为拱北,底宽约35米,纵深约29米。四角各有一圆形主柱半嵌于墙内。圆柱底部直径3.5米,高26米。柱顶各有一玲珑召唤楼。四柱环抱直径约17米大穹窿。楼顶与穹窿顶俱有一筒形小楼,托着一弯新月,对称地形成和谐布局。整座建筑,从上至下,俱以绿琉璃贴面,间杂蓝色和黄色。上有阿拉伯文、古波斯文和伊斯兰经训。结构紧严,气势巍峨。附属建筑有大礼拜寺、小礼拜寺、二门楼和经文学堂。大寺和左右两厢由19个圆拱组成,全部砖砌,不用木料。廊房由70根木柱支撑,不用砖。风格独特。是维吾尔族人民高超建筑艺术的具体体现。

猜你喜欢

  • 土默特高等学堂

    清内蒙古学校名。雍正二年(1724)土默特旗当局在归化城文庙西设立土默特旗官校,选收蒙古贵族子弟学习蒙、满、汉文,是内蒙古地区最早的学校之一。初仅有学生9名。不久改名为“启运书院”,学生增加到90人。

  • 岳起

    ? —1803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姓鄂济氏。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文生员中举人。四十二年(1777),由方略馆补授昭西陵笔帖式。五十八年(1793),授江西布政使。嘉庆四年(1799),授山

  • 合剌合孙

    见“哈剌哈孙”(1640页)。

  • 挞不野

    ①即“大㚖(76页)。 ②辽天庆六年(1116)擒高永昌献金将斡鲁者,亦名挞不野,为高永昌部下,或说其为二人,或说为同一人。 ③即“答不也”(2238页)。

  • 独龙族

    自称“独龙”。文献旧称“俅夷”、“俅子”、“俅人”、“曲夷”、“曲人”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5816人(1990)。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河畔。相传其祖先很早便从

  • 六月六节

    参见“更六兀”(1048页)。

  • 喜辰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八年(1410)十一月设置之喜申卫均称作希禅卫。

  • 阿尔钦

    清代新疆塔吉克族官名。塔吉克语音译,与维吾尔语职官阿奇木伯克相似。为塔吉克族住居区首席长官,职司当地一切政务,因地处边防,官秩较高,一般为五品。另有希卡阿卡(副阿尔钦),香比该等辅佐、协助管理税收和司

  • 亦马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伊玛齐”。蒙古语“亦马阿”意为“山羊”, “赤”意为“司事者”。《元史语解》释为“司山羊人”,即皇室、诸王属下牧山羊者及掌管山羊群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左手永平等处御位

  • 鲁布衙门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位于拉萨大昭寺以西,为驻藏大臣衙门和兵营地。因衙门前有石狮一对,藏人俗称其为“夺僧格”。咸丰七年(1857),藏中不靖,将离城较远之北郊扎什城驻藏大臣衙门及兵营移至拉萨城,官兵在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