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图丹旺秀
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雍正元年(1723)罗桑丹贝坚赞圆寂后,被选为转世灵童,即却藏呼图克图三世。生于佑宁寺附近的恰记沟。三世(一作二世)章嘉呼图克图瑞贝多吉之弟。乾隆七年(1742),赴西藏哲蚌寺的果莽学院学般若、中观诸经。深得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器重,授予“阿奇图诺门罕”封号。十三年(1748)返青海,任佑宁寺法台。从十七年至二十七年(1752—1762)、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1777—1780)两次任塔尔寺法台,并任广惠寺、夏琼寺法台。
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雍正元年(1723)罗桑丹贝坚赞圆寂后,被选为转世灵童,即却藏呼图克图三世。生于佑宁寺附近的恰记沟。三世(一作二世)章嘉呼图克图瑞贝多吉之弟。乾隆七年(1742),赴西藏哲蚌寺的果莽学院学般若、中观诸经。深得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器重,授予“阿奇图诺门罕”封号。十三年(1748)返青海,任佑宁寺法台。从十七年至二十七年(1752—1762)、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1777—1780)两次任塔尔寺法台,并任广惠寺、夏琼寺法台。
见“呼伦厅”(1389页)。
1163—1258蒙古国将领。又译吾也儿、乌也儿、乌野儿等。散只兀氏。图鲁华察子。以武勇著称,享“把阿秃儿”(勇士)称号。元太祖六年(1211),从征金,次年与哲别克东京(今辽宁辽阳)。十年,充先锋,
见“耶律淳”(1304页)。
又称唐古特、唐兀惕。元代对党项人的称呼。系对党项(tangut)一词的音译。又兼称党项人所建的西夏国。因西夏国领土主要在河西,也称河西,或译为合申。元代唐兀人还保留某些原来的民族文化习俗,使用西夏文。
13世纪藏族翻译家。首次将印度檀丁的修辞学名著《诗镜》全文译成藏文。之后,其弟邦译师洛卓丹巴首先以此书讲学,西藏遂开学习《诗镜》之风。继之,藏族学者纷纷注释原文,并结合藏族语言特点,形成自己的修辞学著
?—1454明景泰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四川草塘(今贵州瓮安)人,苗族。景泰三年(1452),与※黄龙等率苗民起义。与贵州臻、剖、五坌等地苗民联合攻播州西坪、黄滩等地屯营。被提督蒋琳、总兵官都督方瑛等镇压
北辽宣宗孝章皇帝耶律淳年号。1122年,凡1年。
见“倒喇”(1887页)。
傣语名“塔糯”。傣族小乘佛教古迹。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曼飞龙村后山顶上。建于傣历565年(公元1203年)。相传由3位印度僧人设计,勐龙头人祜巴南批主建。由1座母塔,8座子塔组成。主塔高16.29米,8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东部。札萨克驻恩马图坡,会盟于哲里木盟。其地元时为辽王乃颜分地,明入于科尔沁。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部长奥巴率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封奥巴弟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