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陶针

陶针

壮族民间传统医术。亦称“瓷针”。流行于广西壮族民间。主治外感伤风、腰脊背痛、急性痧症等,男女老少均可使用,尤多用于治疗儿科脐风、夜啼、伤食、疳症、虚羸、腹痛等症。施术时,先将破陶瓷碗片置于清水中洗净,或经过消毒处理;用刀背轻敲陶片,使其分裂成锋针;以锋针刺患者身体某些部位,挤出淤血,再用姜酒涂擦封口即可。针刺部位,需临床诊断,对症取穴位。如外感风寒,尚属阳症阶段,先在“排那”部针刺数点,再于“跟分”区域针刺数点。此术壮族民间流行广泛,旧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施行。医术原理与我国传统的针灸相似。

猜你喜欢

  • 觉罗伊桑阿

    蒙古名医。精通正骨。乾隆(1736—1795)中,以正骨起家,至钜富。被选隶上驷院。门徒甚众,其授徒法与众颇异,将笔管削为数段,令徒众包以纸,用手摩挲,使其节节皆结合,如未断,依法接骨,皆奏效。曾屡为

  • 吹郭勒

    见“碎叶水”(2351页)。

  • 板凳舞

    苗族舞蹈。流行于贵州黄平、兴义、安龙等地。每逢节日,妇女两手各拿一张小板凳,相互拍击,伴着拍出的节奏起舞。步子轻快活泼,节奏鲜明。快时,情绪激昂。使节日气氛愈加热烈。

  • 帖麦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帖篾额赤”、“铁篾额臣”。《元朝秘史》释为“放骆驼的”。《元史·兵志》:“放骆驼者,曰帖麦赤。”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始置。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

  • 伯德尔格

    突厥语音译,意为“商人”、“贸易人”。原籍多为喀什噶尔(今喀什)、叶尔羌(今莎车)或安集延人。其中多数没有产业,以贩运为生,居住伊犁,为准噶尔贵族及幽禁于伊犁之和卓从事贸易。社会地位低微,与※塔兰奇人

  • 阿史那社尔

    604—655唐朝突厥族将领。东突厥※处罗可汗次子。以智勇著闻。11岁时即拜拓设(突厥官名),建牙碛北,与颉利可汗子欲谷设分统铁勒、回纥、仆骨、同罗诸部,奉行“部从既丰,于我便足”之道,治众10年,无

  • 武都氐

    见“白马氐”(597页)。

  • 鄂博实

    即“鄂博什”(2051页)。

  • 彭显英

    明代湖广永顺土官。字朝杰。土家族。天顺六年(1462),袭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职。成化三年(1467),兵部尚书程信调其所属土兵征都掌“蛮”。六年(1470),右都御史项忠征调永顺宣慰司所

  • 杨洪

    ?—1451明代将领。字宗道。六合人。一说为苗族。祖父杨璟政以功为汉中百户。父杨璟战死灵壁,嗣职,调开平。宣德四年(1429),随军北征,至斡难河(今鄂嫩河),以精骑专巡塞上。善骑射,机智敏捷,以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