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隋征高丽

隋征高丽

隋对高丽的数次用兵。始于隋文帝,炀帝继之,兴师凡4次。隋开皇十八年(598,高丽婴阳王九年),文帝因高丽王元率高丽、靺鞨之众万余骑侵辽西,命汉王杨凉为元帅,总水陆两军30万讨之。因军粮不继及元遣使谢罪,罢兵。炀帝即位后,以其王高元“藩礼颇阙”,已欲征之。会高丽累侵新罗,新罗真平王于隋大业七年(611)向隋请师征高丽,炀帝乃亲统大军号200万(实113万余人),于八年正月集于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下征高丽诏。二月,师次辽水(今辽河)。炀帝随军督战至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因指挥失宜及高丽军婴城固守,致粮尽卒疲,不得已还师。是役,隋损兵折将甚多,初至辽东之30余万隋兵,只数千人还至辽东城;而所得仅攻拔武厉逻一城,置辽东郡及通定镇(郡治在通定镇,故址今辽宁新民县东北辽滨塔)。九年(613),炀帝再次出征,四月,渡辽水,遣将分道出兵攻城,命诸将便宜从事。围攻辽东城20余日不下,双方死伤甚众。又以隋将杨玄感叛,炀帝惧,即日回师。是役,兵部侍郎斛斯政叛入高丽。十年二月,炀帝议再次征高丽,“数日无敢言者”,但炀帝仍“征天下兵”,令百道俱进。九月,至怀远镇(故址在今辽宁辽中县附近),时中原已乱,所征兵均未如期到达,高丽亦因连年战乱困弊,遣使求降,并囚斛斯政以赎罪,炀帝遂还军。后炀帝又因征元入朝,元仍不至,又欲再征,适中原“大乱”,未果。

猜你喜欢

  • 海龙府

    地区名。在今吉林省东南部。辖域东西169里,南北75里。东界濛江州(今靖宇县境),西邻奉夭府开原县,南接兴京府通化县,北连伊通州。汉属玄菟郡。后汉、晋为高句丽地。唐及五代为渤海大氏所据。辽为回跋女真地

  • 吐吉

    参见“始毕可汗”(1550页)。

  • 侯喜瑞

    1892—1983京剧表演艺术家。字霭如,北京人,回族。原籍河北省衡水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喜连成”科班,初学秦腔老生及京戏小花脸。后工架子花脸。三十三年(1907年)出科,留“喜连成”搭

  • 大内相

    官名。渤海王国置。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的政事堂长官,位居宣诏省左相、中台省右相之上,比唐之尚书令,是渤海王国最高行政长官。统领百官,执掌政事堂所辖六部十二司行政、司法工作,负责与左、右相共同审议王

  • 清文虚字指南编

    书名。清代蒙古族万福辑著。共2卷。光绪十一年(1885)成书。卷首有序言,卷末附跋文。全书收有大量满文虚字,对字义和用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附有满汉对照的例句,是一本关于满文虚字用法的著作。

  • 田义之

    见“西阳蛮”(696页)。

  • 莫溃

    见“慕璝”(2434页)。

  • 哑蒙噶

    15世纪藏族高僧。又作阿木噶、哑蒙噶巴。西藏聂塘人。据《明实录》载明朝大慈法王释迦也矢弟子。随大慈法王进京,遂留居京师。宣德元年(1426),受明封为“灌顶净修弘智国师”。正统四年(1439),加封为

  • 忒孙

    见“带孙”(1607页)。

  • 朋素克喇布坦

    ①(?—171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萨玛第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嗣额尔德尼济农号。遣使向清入贡。受康熙帝命,调解札萨克图汗成衮与土谢图汗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