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隘勇线

隘勇线

日本侵占台湾时对高山族人民设置的封锁线。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台湾后,遭到高山族人民顽强的反抗,侵略者把他们视为“劣等民族”,进行野蛮的军事镇压,迫使高山族人民退入深山,并沿山设置长达四百余公里的封锁线,围上铁丝网,通有高压电,在要冲地带设有警察驻守所,每隔不远设有观察所,还征调大量民夫为“隘勇队”,日夜巡逻,对高山族人民进行严密监视和戒备,禁止他们下山,也不准汉人进山,企图割断高山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交往和联系,藉此巩固其对台湾的统治。

猜你喜欢

  • 耶律耨里思

    见“耨里思”(2540页)。

  • 迈孜木杂特

    ?—1865清代新疆伊犁维吾尔族伯克。一称迈孜木汗。吐鲁番札萨克公品级鄂罗木咱卜曾孙。初袭台吉。清咸丰八年(1858),任宁远城(今伊宁)伊什罕伯克。因运送军粮有功,赏戴花翎,不久擢阿奇木伯克。同治二

  • 摄图

    即“沙钵略可汗”(1131页)。

  • 胡奴甘父

    见“甘父”(481页)。

  • 我托汉卜只剌台吉

    见“博迪达喇”(2153页)。

  • 室喀禅

    ?—1666清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初事太宗皇太极,大凌河之役以智勇见称。天聪八年(1634),攻大同,奋进克敌,受命代其父为牛录额真。崇德三年(1638),授工部理事官,兼甲喇章京。从豫亲王多铎攻明

  • 孛鲁古台

    见“别里古台”(1070页)。

  • 承德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东北山麓寺庙群总称。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陆续修建。原有寺庙12座。即※溥仁寺、※溥善寺(已不存)、※普乐寺、安远庙(伊犁庙)、广缘寺(已不存)、※普宁寺、普佑

  • 西汉金山国圣文神武白帝

    见“张承奉”(1181页)。

  • 后秦文桓皇帝

    见“姚兴”(17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