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隆部
吐蕃早期部落之一。初居今山南琼结之雅隆河谷,故名。据载,大约在公元120年左右西汉时期,该地始有部落酋长,名聂墀(赤)赞普。后历传30余代赞普(王),至囊日松赞及松赞干布时,统一诸部,创建吐蕃国,雅隆部成为部落联盟之主体部落,其赞普均出自该部,世袭为王。随着吐蕃的逐步统一,其居地遂自雅隆河谷北移逻些(今拉萨)。九世纪前半期,吐蕃王朝崩溃,原雅隆部落王族被迫逃散各藏区,无复统一。今雅隆河谷仍有其王墓、古堡、古碑及古寺等遗存。
吐蕃早期部落之一。初居今山南琼结之雅隆河谷,故名。据载,大约在公元120年左右西汉时期,该地始有部落酋长,名聂墀(赤)赞普。后历传30余代赞普(王),至囊日松赞及松赞干布时,统一诸部,创建吐蕃国,雅隆部成为部落联盟之主体部落,其赞普均出自该部,世袭为王。随着吐蕃的逐步统一,其居地遂自雅隆河谷北移逻些(今拉萨)。九世纪前半期,吐蕃王朝崩溃,原雅隆部落王族被迫逃散各藏区,无复统一。今雅隆河谷仍有其王墓、古堡、古碑及古寺等遗存。
书名。宋人撰,已佚。据《清容居士集》卷41载,元人袁桷参加修撰辽、金、宋三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中列此书。
蒙古部名。明代又译作好儿趁。明洪熙年间(1425),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古塔斯哈喇遭厄鲁特部侵袭,徙居嫩江依兀良哈,因同族有阿噜科尔沁,故称所部为嫩科尔沁以区别之。初与札赉特、
见“中书”(292页)。
土族史称与他称。参见“土族”(63页)。
蒙古国将领。又译剌真。孛思忽儿弘吉剌氏。※赤驹驸马之子。尚成吉思汗孙女鲁国公主薛只干。宪宗七年(1257),袭为万户长。八年,随汗攻宋,入四川。九年,攻钓鱼山,不克。继从汗弟忽必烈下大清口。后率军破山
宋代海南岛最高行政机构。熙宁六年(1073)于琼州地置,治所在琼山。除领原州之属县外,改儋州为昌化军、万州为万安军、崖州为珠崖军,并领县以隶琼管。宣和(1119—1125)中,改琼管为安抚都监。
鄂伦春族“乌力楞”家族公社集体狩猎瓦解后出现的一种临时狩猎小组。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篝火堆”或“住在一块的人”。一译为“阿那格”、“昂阿”等。主要在“鹿胎期”、“鹿茸期”、“叫(交)鹿尾期”、“打皮子
?—1892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初从征太平军与捻军,赐号“绰勒郭兰阔巴图鲁”。攻宁夏,解平罗围,迁协领,晋副都统。玛纳斯之役,连战60余日,予骑都尉世职。光绪十一年(1885),创发乞休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县长韩绍祖、参事望月稔修,张树培总纂。铅印,4册,16卷,约20万字。卷1舆地;卷2建置;卷3胜迹;卷4民族;卷5职宦;卷6政治;卷7法田;卷8产业;卷9社会事业;卷10经济
?—1870清代西藏贵族。西藏打箭炉境内泰宁寺附近人。藏族。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之父。道光十八年(1838),其子确认为达赖喇嘛之呼毕勒罕后,随同入藏。因呼毕勒罕年幼,受命在藏居住,随侍经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