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本斋

马本斋

1901—1944

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创建人之一。原名马守清。河北省献县人。回族。早年曾在东北军任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满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弃官返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与日军转战献县一带。1938年初与共产党取得联系,成立河北游击队回民教导总队,同年七月加入八路军,与吕正操组织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为“第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年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回民支队,任司令员。转战平汉、津浦铁路沿线,曾指挥部队,取得衡水康庄战斗、花盆战斗等一系列胜利。运用“推磨战术”,跟敌人周旋,粉碎日军的合围、扫荡,坚持大清河北的斗争。1942年6月回民支队奉命转至冀鲁豫军区,任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在范县、濮阳、东明一带坚持斗争。斗争中,勇谋兼备,注意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族平等政策,在冀鲁豫地区为粉碎日军的扫荡,建立巩固的抗日政权作出重要贡献。1944年初,回民支队奉命调往延安,不幸身染重病,病逝于山东莘县。

猜你喜欢

  • 董忽力

    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亦译作董狐狸。成吉思汗部将,※者勒篾(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曾孙,※革兰台第五子。受明封指挥佥事。居哈剌兀素(在今辽宁大凌河上游建昌附近)。嘉靖二十七年(1548)

  • 峨昌

    又称莪昌、蛾昌等。元明时对景颇族、阿昌族先民的称谓,即唐以来之※“寻传蛮”。主要散居于澜沧江上游以西到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带。部分由于接受了附近汉、傣民族的经济文化影响,分化为近代的阿昌族;发展比较落后的

  • 沃楞卫

    见“斡兰卫”(2424页)。

  • 敌拉

    见“敌烈部”(1882页)。

  • 阿剌嗔

    即“哈剌嗔”(1635页)。

  • 北翟

    见“狄”(1103页)。

  • 术甲臣嘉

    ?—1222金大臣。北京路(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猛安人。女真族。术甲氏。袭父谋克。泰和年间(1201—1208),从陕西完颜纲攻宋。历通州、海州同知军州事。贞祐二年(1214),任武器署丞。以救集

  • 妻姐妹婚

    一个男子娶某家长女为妻后,有权再娶其达到婚龄之妹妹们为妻的一种婚俗。此种婚俗系群婚与对偶婚残余,与氏族社会一定集团之间缔结的婚姻协议有关,并残存于阶级社会中。大致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一为妻亡,鳏夫有权续

  • 闹火把

    苗族丧俗。亦称舅家闹火把。苗族遇有丧亡,依俗须及时向舅家报丧,并在埋葬之前,于庭院或楼门边举行“辩死理”,即闹火把仪式。由丧家与舅家双方请牙郎进行。在场地烧一炉大火,舅方牙郎追问亡者病故原由,指责甥男

  • 喀喇玛特和卓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又称伊纳雅特喀喇玛特。※玛木特玉素普和卓子,※阿帕克和卓弟。世居叶尔羌(今莎车),为当地维吾尔族首领。清辅国公额色尹、札萨克一等台吉图尔都、玛木特等皆其裔。史称“喀喇玛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