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维骐

马维骐

?—1910

清末将领。云南临安府阿迷州(今云南开远县)人。回族。自幼好武喜兵。咸丰八年(1858),以武童入营,随岑毓英军镇压杜文秀回民起义军,累升至都司。光绪元年(1875),从征腾越义军,补游击加副将衔。九年(1883),奉委管带绥远左营练军,参加援越抗法之战,配合刘永福军,以解其围,后转战临洮。十一年(1885)因功升副将,赐“加博多欢巴图鲁”名号。十三年(1887)调云南,镇压彝民反抗。二十一年(1895),任云南昭通镇总兵。二十四年(1898),调广东潮州镇总兵,次年;署广东陆路提督,二十六年,参与镇压广东惠州兴中会起义。调四川提督,参与镇压四川仁寿、彭县等县民众反洋教斗争。三十一年(1905),镇压川西打箭炉、巴塘等地藏民反抗斗争。曾与川督锡因创办陆军官弁学堂。招旗绿各营子弟习新军法制。又筹设公立小学堂,教育各营弁兵子弟,有不少回族子弟入学。卒于任。精书法,善草书,得颜真卿笔意。四川、云南各清真大寺有其题匾。成都武侯祠石刻《隆中对》为其遗墨,笔力浑厚,气势磅礴,为世人所称颂。

猜你喜欢

  • 边行纪闻

    书名。亦名《炎徼纪闻》(以白居易诗用《炎徼》泛指西南地区,故名)。明田汝成(约1503—?,字叔禾,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市人)撰。书分4卷。凡14篇,成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作者历官贵州、广西10余

  • 玛丽玛沙文

    云南维西县拉普乡纳西族流行的一种“字”。该地纳西族自称“玛丽玛沙”(即“木里么些”),故名。传说他们是从“妹里拉塔”(木里左所)迁来,至今有八九代,所操语言属纳西东部方言。他们在东巴象形文字中采用了1

  • 摊粮城

    西夏城寨名。地在贺兰山西北。夏毅宗时期(1049—1067)所建,为西夏后方储粮之地,故名。

  •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

    元代西藏地区名。因在西藏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故称。包括当时的乌思(卫或前藏)、藏(后藏)、纳里(阿里)等三地区。《元史》世祖本纪称“乌思藏纳里速古儿孙”。《永乐大典》作“乌思藏

  • 按只吉歹

    见“按赤带”(1622页)。

  • 尕最制度

    撒拉族历史上一种与土司制度紧密相连的伊斯兰教宗教制度。伊斯兰教什叶派以尕最(总掌教)为首的宗教统治系统。相传撒拉族先民东迁循化(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后,为防止对伊斯兰教教义的误释,从中亚聘请40位

  • 和宁路总管府

    元朝地方官署名。自太祖十五年(1220)建都和林,为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前期五朝之都城。至元九年(1272),改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定都大都后,和林成为元朝治下的地方行政区划。同年五月,立和

  • 佛尔们卫

    见“甫门卫”(1047页)。

  • 武义成功可汗

    见“长寿天亲可汗”(371页)。

  • 欧辛

    见“耶律察割”(1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