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咄禄
即“颉跌利施可汗”(2166页)。
即“颉跌利施可汗”(2166页)。
即“糺户”(1276页)。
即“乌古涅剌部”(345页)。
见“常衮”(2042页)。
见“树枝水”(1577页)。
东北古族名。北魏登国三年(388)始见其名,隋省“库莫”,单称“奚”。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后裔(一说源于匈奴)。东晋时,宇文部为慕容皝所破,遗民逃匿“松漠之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时
即“去特若尸逐就单于”(474页)。
代王拓跋什翼犍(北魏昭成皇帝)年号。338—376年,凡39年。
清政府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设立之储粮仓库。有各种不同的名目:“常平仓”,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立,用以平衡粮价,调济市场,为驻防官兵及各厅提供俸米及粮饷,储谷额23000余石;“社仓”,办理
又记作讨赛咿。契丹语,意“五月”,契丹族对端五节的称谓。俗于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做衣,并奉首领,君臣宴乐,食渤海膳艾糕,饮大黄酒。又以五彩丝绕成索缠背,称作“合欢结”;妇人以彩丝编
见“奥里米”(2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