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鲊答

鲊答

又作砟答、札答、札达、查达、楂达、鲊单,“乞雨石”之意。最早见于我国古文献《北史·西域传》。蒙古等族民间浣石祈雨的一种迷信活动,亦是准噶尔部萨满教信仰体现之一。据《辍耕录》载,浸石子数枚于净水盆中,“然后默待密咒。将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辄有雨。……石子名曰鲊答。乃走兽腹中所产。独牛马者最妙,恐亦是牛黄狗宝之属耳。”鲊答之流行,并不是石子能显神灵,或是巫师会呼风唤雨,而是与蒙古等族聚居区海拔高、距海远、气候平燥、寒暑剧变有关。巫师或喇嘛正是利用这种地理、气候特点,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缺乏了解,观察风云变幻,预知晴雨,进行乞雨降霜之迷信活动。传说斡亦剌部忽都合别乞善于下鲊答之事,作战时能呼风唤雨。

猜你喜欢

  • 光吉剌

    即“弘吉剌”(644页)。

  • 打牛

    苗族民间祭祀盛典。又称斗牛。源于祭祀祖先之活动。流行于贵州龙里、贵定、定番(今惠水)一带。逢子年祭祀一次,农历九、十月间举行。祭典日期由长老们议定,而后传递木刻晓谕各村寨。届时由巫师举行辅场仪式,长老

  • 太皇山

    见“从太山”(321页)。

  • 阿旺工曲尼玛

    1653—1707清代西藏济龙呼图克图六世。又称达擦济龙呼图克图。驻济龙寺(又称功德林寺,汉名永安寺)。为出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博窝噶郎附近之里恰噶多地方。3岁被确认为济龙活佛转世

  • 常例钱

    元朝末年官吏勒索财物的名目。见“撒花钱”(2492页)。

  • 梯角

    怒语音译,意为“盛漆之碗”。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地区的怒、傈僳等少数民族对生漆的计量单位。分大、中、小、次4种。当地少数民族很早便栽培漆树,刈下的生漆除一小部分留作自用外,大多拿到集市上与外族换取生产和生

  • 完颜伟

    ?—1748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完颜氏。雍正九年(1731),由内务府笔帖式,迁户部员外郎。十二年(1734),受命往江南学习河务。乾隆二年(1737),授浙江海防兵备道。四年,调江南河务道,转浙

  • 前燕景昭帝

    见“慕容儁”(2439页)。

  • 门巴戏

    门巴族传统的民间戏剧形式。在民间舞蹈基础上演变而成。演出时,根据角色的不同,演员分别戴不同脸谱的面具,扮演动物形象,需披挂动物服饰。以舞蹈表演为主,少有道白。唱词采用散体歌谣形式,曲调随内容和情感而变

  • 道使

    即“处闾近支”(5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