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栗䃅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能左右驰射,临事善断。道武帝时,攻中山有功。刘裕北伐后秦,栗䃅屯兵河上,刘裕称其为“黑稍公”,明元帝即授黑稍将军。太武帝时,历任蒲坂镇将、虎牢镇大将,枋头都将,外都大官等职,谦虚下士,刑罚不滥,颇有时誉。封新安公。卒。年七十五。(,参见《北史》)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能左右驰射,临事善断。道武帝时,攻中山有功。刘裕北伐后秦,栗䃅屯兵河上,刘裕称其为“黑稍公”,明元帝即授黑稍将军。太武帝时,历任蒲坂镇将、虎牢镇大将,枋头都将,外都大官等职,谦虚下士,刑罚不滥,颇有时誉。封新安公。卒。年七十五。(,参见《北史》)
字安常,恩(今山东平原西)人。洪武十五年(1382),因推荐授赞善大夫,后任左春坊大学士,河南左参议。三十年因事贬到云南当教官。建文初,任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曾劝帝和睦亲藩王。成祖即位,致仕,死。
【生卒】:1825—1880【介绍】:清满洲正白旗人,辉发那拉氏,字质夫。咸丰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在山东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署巡抚,官至漕运总督。对度支、吏治、漕运、河防,无不洞彻,言必可行
【介绍】:宋河南寿安人,字思叔。佣力于市,后发愤力学,遂以文名。受业于程颐,颐赏其颖悟,尝称晚得二士,即谓绎与尹焞。未及仕而卒。
【介绍】:五代时上元人。少从军,以任侠骁勇知名。仕南唐。李璟保大时攻建州,以功拜信州刺史。后攻福州,以争功致败。召为都虞候,掌禁兵,遂恃恩僭侈。后与范仲敏上书历诋魏岑等人,璟怒,诏流池州,未至杀之。
【生卒】:1855—1905【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屺怀,号西蠡,晚署艺风老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官编修,被劾归。博涉多通,工书法,精鉴赏,兼善山水,具金石气。有《归牧集》。
【生卒】:1077—1129【介绍】:宋熙州人,字幾道。应募击西夏屡有功,迁熙河兰湟路第三将部将。徽宗宣和三年,从刘延庆镇压方腊起义。四年,又从延庆攻辽,被俘逃归。高宗即位,任御营使司都统制,平定杭州
【介绍】:明湖广黄冈人,字行父。由贡生擢为江宁知县。与王世贞等为友。作诗不多,自有风格。曾纂集异闻撰前后《耳谈》,又有《王行父集》。
【生卒】:1029—1094【介绍】:宋常州晋陵人,字完夫。胡宿侄。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时累官同知谏院,反对王安石用李定为御史,出通判真州。哲宗元祐初,累进给事中、御史中丞,进《君子无党论》,拜尚书
【介绍】:金元间契丹人。耶律忒末子。成吉思汗九年,与父率众降蒙古,授招讨使。十七年,袭父职为河北西路安抚使,兼泽潞元帅府事。从史天倪攻取益都诸城。二十年,从史天泽破武仙叛军。后守赵州,与武仙相拒。官至
定远(今属安徽)人,朱元璋命他以右翼元帅守宜兴。后升任神武卫指挥使。与张士诚军作战,攻打阊门战死。【生卒】:?—1367【介绍】:明开国时定远人。为朱元璋部将,以右翼元帅守宜兴。朱元璋吴元年,从攻张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