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冯道

冯道

【生卒】:882-954

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泊头)人。唐末为幽州掾。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后晋灭亡,被契丹任为太傅。后汉、后周时任太师。凡历仕四朝,三入中书,居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著称。曾在后唐长兴年间组织刻印经书,为官刻经史书籍之始。曾著《长乐老自叙》。卒后追谥文懿。(,参见《新五代史》)


【生卒】:882—954

【介绍】:

五代时瀛州景城人,字可道。好学能文。唐末,事刘守光。守光败,事河东监军张承业。承业重其文章,后梁时,荐于李存勖(后唐庄宗),为太原掌书记。后唐建立,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官至宰相。入后晋,仍为宰相。契丹灭后晋,道事契丹为太傅。后汉、后周时均为太师。道历事四朝与契丹,未尝谏诤。自号长乐老,有《长乐老叙》。后唐至后周间,曾主持校定《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监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生卒】:882—954

【介绍】:

五代时瀛州景城人,字可道。好学能文。唐末,事刘守光。守光败,事河东监军张承业。承业重其文章,后梁时,荐于李存勖(后唐庄宗),为太原掌书记。后唐建立,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官至宰相。入后晋,仍为宰相。契丹灭后晋,道事契丹为太傅。后汉、后周时均为太师。道历事四朝与契丹,未尝谏诤。自号长乐老,有《长乐老叙》。后唐至后周间,曾主持校定《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监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猜你喜欢

  • 李思训

    【生卒】:?-718叔良孙,善画山水。高宗时任江都令,则天朝弃官隐匿。神龙中出仕,骤迁宗正卿。开元中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彭国公。(,参见《新唐书》)【生卒】:651—716【介绍】:唐宗室,字建,一作建

  • 刁韪

    字子荣、彭城(治今江苏徐州)人。曾为侍御史,因同情陈蕃、黄琬被诬,受到免官禁锢处分。后历官尚书、东海相。在朝以鲠直著称。【介绍】:东汉彭城人,字子荣。桓帝时为侍御史,与陈蕃相重,被陷以朋党禁锢。后复拜

  • 臾儿

    【介绍】:春秋时齐国人。与易牙同为善知味者。淄渑之水合者,尝一口水而知其甘苦。

  • 茅知至

    【介绍】:宋兴化军仙游人。不求闻达,筑庐隐于县之西山下。博通坟典,倡六经孔孟之道。仁宗景祐中,得庞籍荐举,补国子助教。未几归隐。曾著《二十一史绎注》、《十三经旁训》,又有《周易义》。

  • 颜师鲁

    【生卒】:1119——1193字几圣,漳州龙溪(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历知莆田、福清县,国子丞等,擢监察御史,遇事尽言,无所顾避。迁礼部侍郎兼吏部。累官至吏部尚书兼侍讲,告老,知泉州,恤民为政,始至

  • 周端礼

    【介绍】:宋人,字应和。宁宗嘉定五年使金,时金主闻使至,辄伏盗剽劫礼币,然后以使者失职启衅。端礼至境,察知其意,乃迁币他邸,夜果遇舟数十盘查,无所得。黎明,募壮夫倍道至金。金主不知,令索书币甚急,端礼

  • 杨俊

    【生卒】:?—222【介绍】:三国魏河内获嘉人,字秀才。汉末避乱京、密山间。曹操除为曲梁长,入为丞相掾属,举茂才,安陵令,迁南阳太守。宣德教,立学校,有政声。徙为征南军师。迁中尉。操征汉中,魏讽谋反,

  • 黄朏

    【生卒】:1502—1568【介绍】:明江西丰城人,字文辉,号前川。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丹阳知县,凡可裕民者无不为之。历福建按察佥事督屯田,进布政司左参议,分守延、邵、汀、漳,参预镇压福建、广东山寨之

  • 阿南达

    【生卒】:?——1701姓乌弥。蒙古正黄旗人,哈岱之子。初授一等侍卫兼佐领,历官至正黄旗蒙古都统。康熙二十七年(1688)始,先后充使赉敕宣示噶尔丹、率兵从大将军福全、康熙帝征讨噶尔丹叛军,参加乌兰布

  • 姚震

    【介绍】:明浙江仁和人,字起东。洪武间乡试举首。授建宁县丞。升安庆府推官,寻罢去。以荐为监察御史,擢福建按察副使。以廉直敢言著。后罢归授徒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