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勰

刘勰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猜你喜欢

  • 艾洪

    【介绍】:明山东滨州人,字德裕。弘治九年进士,擢兵科给事中,升都给事中。在兵科久,多所弹劾,忤刘瑾,削籍归。后起为福建左参政。

  • 杨以成

    云南路南(今云南彝族自治县)人。万历中,由贡生授贵阳通判,升同知。均治毕节。被安邦彦俘杀。赠按察佥事。崇祯初,赠光禄卿。【生卒】:?—1622【介绍】:明云南路南人。万历中以贡生授贵阳通判,理毕节卫事

  • 何栋如

    【介绍】: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极。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为襄阳推官,居官守正。二十九年与湖广佥事冯应京同被税监陈奉诬陷,下狱。襄阳人赴阙诉冤,不听。及出狱,削籍归,家居十七年。天启初起南京兵部主事。辽阳陷

  • 杜众

    【介绍】:东汉弘农人。桓帝延熹中为五官掾。时白马令李云上书切谏,忤旨,被囚北寺狱。众伤云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遂并下廷尉,俱死狱中。

  • 党仁弘

    【介绍】:隋唐间同州冯翊人。隋末为武勇郎将。唐高祖李渊起兵后,仁弘将兵二千余人,于蒲州归附,从平长安。寻拜陕州总管。改瀛州刺史,封广都公,太宗贞观初,为南宁州都督,迁戎州都督。十四年,为窦州道行军总管

  • 朱据

    【生卒】:196-252字子范,吴郡吴(今属江苏)人。孙权时历任五官郎中、侍御吏、骠骑将军等。后因拥护太子孙和,被权贬官,不久赐死。

  • 许询

    【介绍】:东晋高阳人,字玄度。寓居会稽。好黄老,尚虚谈,善属文,作玄言诗与孙绰齐名。征辟不就,与谢安、支遁游处。隐永兴西山,后舍宅为寺。晋简文帝称其五言诗妙绝时人。有《许询集》,已佚。

  • 陆余庆

    元方从父。少与名士陈子昂、宋之问等交游。则天时,官至太子詹事。(,参见《新唐书》)

  • 乐毅

    【介绍】:战国时中山国灵寿人。魏将乐羊后裔。燕昭王招徕贤者,毅自魏入燕,任为亚卿。燕昭王二十八年,拜上将军,率赵、楚、韩、魏、燕五国兵攻齐,大破齐军,入齐都临淄,下齐七十余城,以功封昌国君。燕惠王即位

  • 留仁譓

    【介绍】:宋泉州永春人。留从效再从弟。太宗淳化中为泗州长史,有清节。太宗闻之,特迁扬州观察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