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霸
字次儒,西汉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十三世孙。治《尚书》,事夏侯胜,昭帝末为博士,宣帝时为太中大夫,授皇太子经学,迁高密相。元帝即位,以帝师赐爵关内侯,号褒成君,给事中。元帝欲以为相,辞让。死,谥烈君。
【介绍】:
西汉人,字次儒。孔子后裔,孔延年子。治《尚书》,事夏侯胜。昭帝末年为博士。宣帝时拜太中大夫,授皇太子经,迁詹事,为高密相。元帝即位,拜太师,赐爵关内侯,号褒成君,给事中。为人谦逊,三让相位,帝益敬重之。
字次儒,西汉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十三世孙。治《尚书》,事夏侯胜,昭帝末为博士,宣帝时为太中大夫,授皇太子经学,迁高密相。元帝即位,以帝师赐爵关内侯,号褒成君,给事中。元帝欲以为相,辞让。死,谥烈君。
【介绍】:
西汉人,字次儒。孔子后裔,孔延年子。治《尚书》,事夏侯胜。昭帝末年为博士。宣帝时拜太中大夫,授皇太子经,迁詹事,为高密相。元帝即位,拜太师,赐爵关内侯,号褒成君,给事中。为人谦逊,三让相位,帝益敬重之。
【介绍】:明福建闽县人,字公启。师事林鸿。与弟郑阎皆能诗。有《石室遗音》。
【生卒】:?——1636代州(今山西代县)人。万历进士。授户部主事。天启时,历任辽东巡抚、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专主守山海关。崇祯三年(1630)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升兵部尚书。七年,清兵
直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蛮人。政和六年(1116),与直州蛮将汤延俊、董承有等各以地内属。诏以永寿地建为寿宁军,延俊及承有地置延宁军。寿宁军地距茂州(位于盖、静、直、宕诸州群蛮之中)才五里,非要害
【生卒】:1623——1702字荪友。江苏无锡人。明尚书严一鹏之孙。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修《明史》。撰《隐逸传》。主持江西乡试,升任中允。著有《秋水集》。【生卒】:1623—1702【介绍】:
【介绍】:唐宗室后裔。高宗调露元年,官并州长史。帝将幸汾阳宫,道出妒女祠,俗云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冲玄乃发数万人别开御道,为狄仁杰奏罢。武则天垂拱中,官至冬官尚书。
【介绍】:清安徽英山人,字东生,一字筤伯。监生。善画。有《画名山馆集》。
【生卒】:?—1650【介绍】: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可先,号石渠。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蒲圻知县。崇祯中历官江西提学副使。南明永历帝擢为兵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转徒湘桂,在城步被清兵所执,至衡州不屈死。炳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太历时以治《礼》自名其学,官太常博士。【介绍】:唐京兆万年人。韦方质四世孙。以治《礼》闻,能自名其学。德宗时,为太常博士,每有论议,朝臣常以为据。有《五礼精义》。
字启泽,龙岩(今属福建)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由庶吉士累官刑部郎中。任深泽知县时,修学校,筑长堤,劝民嫁娶,革争财俗。坐事被逮、民争先输纳,得赎还。英宗即位,任潮州知府。修广济桥,刻《蓝田吕氏
【介绍】:明广平府鸡泽人。万历间以举人任广昌知县,教民耕织,自奉俭约,清丈土地,单骑裹粮以行。时称清廉第一,擢忻州知州。俗健讼而逋税。应扬多方劝谕,讼渐息,国课亦早完。再迁莱州同知,进襄府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