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孟浩然作。一作《宿庐江寄广陵旧游》。桐庐江,钱塘江流经浙江桐庐县附近一段的别称,又称桐江。宋蜀本题中作“庐江”,误。作者求仕失意后漫游吴越,开元十七年(729)秋溯浙江西上,至桐庐时写下此诗
【介绍】:唐代诗人。西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中宗时,官司农卿,封常乐公。景龙三年(709)重九,曾侍中宗登慈恩寺塔,作应制诗。《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元和姓纂》卷四。
怎奈;无奈。李隆基《题梅妃写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孙光宪《菩萨鬘》词:“争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
【介绍】:①王维作。见《送綦毋潜落第还乡》。②(全)王维作。 《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山中送别》,《名贤诗》作《送友》。诗写送别后的寂寞相思,以浅淡的语言表达出深挚的友情,显示出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③(
【介绍】:字长夫,行十六。陇西(今甘肃秦安)人。曾受知于萧颖士,与刘长卿友善。大历六年(771)以右庶子领滁州刺史,曾开凿琅玡溪。有别业在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曰玉潭庄。约卒于大历十一、二年(776
【介绍】:唐代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大和二年(828)为检校屯田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大和末为建州刺史。会昌元年(841)授衢州刺史。历曹州刺史等。大中六年(852)为安南都护。《全唐
【介绍】:郑愔作。一作孙处玄诗,又作郑缙诗。莺啼而花开,黄莺自古以来被视为春天的使者,人们从她的身上既听到了春的声息,但也经常预感到春天匆匆离去的脚步声,因此,作为一种意象,黄莺经常寄寓着人们对于春天
【介绍】:唐代诗人。字居云,蜀(今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早年隐于蜀中,常出入公卿间。会昌三年(843),以宰相李德裕所荐登进士第。咸通十一年(870),累官至台州刺史。辛文房谓其“吏材文价,俱不甚超”
指今河南南阳与叶县。秦末曾是楚汉战争的主战场,故用以泛指战乱之地。贾至《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
唐代指门下省。因门下省官署位于中书省之左,故称。杜甫有《春宿左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