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山海经》中的篇名,又分东、西、南、北各经,所记皆四方僻远地方的情形。后因以为边远地区的代称。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那劳《出师表》,尽入《大荒经》。”
辞赋。作者佚名。唐人诗文集未载。见敦煌遗书P2621。赋内五言句云:“日里赐朝阳,禽声向夜啼。上林多诗树,不借一枝栖。”显然是模仿初唐李义府诗“日里扬朝采,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由此推
指唐代诗文之独特风格体式。一代自有一代之文学,比如唐诗,尽管有初盛中晚、李杜王孟等的不同与变化,但相比于宋诗,其侧重气象、重神韵、重意境、重抒情,大别于宋诗之理趣。“唐体”之称较早见于《宋史》,《宋史
【介绍】: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诗句。四句意谓建安以后的齐梁诗风绮丽而少风骨,不足效法。当代上接《诗经》传统,提倡清真的诗风。此是李白对齐梁以来柔靡诗风的批判,对盛唐继承《诗经》优良传统的肯定。建
全身,保全生命。王建《送唐大夫罢节归山》:“年少平戎老学仙,表求骸骨乞生全。”韩愈《武关西逢配流吐藩》:“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生卒】:657~719【介绍】:字又损,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进士及第。历任县尉、县丞,官至京兆府功曹。《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
诗歌。作者佚名。见敦煌遗书P2973,每首七言四句,共六首。或咏初月,赞美新秋景色;或叹明月,照尽国家之事;或叙秋月,发抒心中所感;或借夜月,排遣忧郁情怀。充分表现写景抒情的特点。如云:“一团白玉海东
【介绍】:韩愈作于贞元十五年(799)朝京师为欧阳詹等举其为博士而不果时。驽:驽骀,即劣马;骥:骐骥,即良马。此诗又名《驽骥赠欧阳詹》,一名《驽骥吟示欧阳詹》。诗以驽骥喻庸才与良才。全诗以驽之得众买,
吕温撰。见《吕和叔文集》条。
《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后因以用作皇帝葬礼的典故。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一:“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