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初不为人知,后自荐随平原君赴楚,凭其智勇促使楚王与赵结盟,被平原君待为上客。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用以代指智勇兼备的贤士。高拯《及第后赠试官》:“公子求贤未识真,
方正而拙于世故。孟郊《灞上轻薄行》:“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
选集。佚名编。见敦煌遗书P3619,《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拟题“诗集残卷”,实为唐人所选的唐诗抄本。起“青(清)明日登张女郎神庙 苏癿”,讫“只应者个是将军”。存一百九十七行。前八十二行,大字抄写,行十
【介绍】:韦承庆作。又作崔道融《寄人二首》之二。此诗是作者流放岭南,与弟弟分别时所作。抒发了思念之情及贬谪之恨。钟惺《唐诗归》卷一评曰:“妙处全在不是说花。”
【介绍】:寒山《诗三百三首》诗句。诗谓初升之太阳被绿荫覆盖的山峰遮住了部分,好似衔在山峰上;晴朗的天空中几片行云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水中,好像被洗得更加明净。“衔”和“洗”两个动词化静为动,使整个画面充
《后汉书·荀淑传》载:荀淑有高行,其子八人并有才名,当时人谓之“八龙”。因古代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因名荀氏故里为“高阳里”。后因以称望族故里或名士居处。常含溢美之意。韦应物《答裴处士》:“来署高阳里,不
飘动貌。孟浩然《行至汝坟寄卢征君》:“曳曳半空里,溶溶五色分。”
又称“三平切脚”、“下三连”。指诗句末尾三字都是平声。三平调是古体诗三字尾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古诗中应用最广,有的甚至全篇用三平调,如元稹《周先生》。三平调是古体诗的句式,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如有,则上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韩翊的邻居赠给韩一名歌妓柳氏,后韩为淄青节度使侯希逸从事,未能将柳氏带至任所,时过三年后韩寄诗与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依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后
【介绍】:见杜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