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变文

变文

文体名。一称“变”。唐五代时期说唱伎艺“转变”的底本。唐人笔记小说曾有记载,如郭湜高力士外传》云:“每日上皇与高公亲看扫除庭院、芟薙草木。或讲经、论议、转变、说话,虽不近文律,终冀悦圣情。”这里说的“转变”,就是讲唱变文。其时已能深入宫廷,足见流传之广,可惜亡佚已久。直到敦煌藏经洞发现大批手抄变文写卷以后,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敦煌遗书内明确题为“变文”或“变”的作品有:《破魔变》等七篇。从写卷的题记和内容涉及到的人物事物、风土名物、地理沿革、典章制度等,尚可考知其写作年代最早者为《降魔变文》,约产生于天宝八载至十二载(749—753),而题记为“天福十五年(950)”的《舜子变》,则为有明确抄写年代的最晚一篇。关于变文的渊源和得名,一直存在不同的说法,概括起来可分为“本土说”和“外来说”。“本土说”其一以为源自清商旧乐,见向达《唐代俗讲考》。其二以为源自我国固有的赋体,见程毅中《关于变文的几点探索》。其三以为源于文体变化,见周绍良《谈唐代民间文学》。“外来说”主张“变文”之“变”是从梵文音译而来,与印度传来的佛教密切相关,如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以为源自佛典翻译,周一良《唐代俗讲考》以为源自梵语,孙楷第《读变文、变文变字之解》则认为源自变相。以上诸说,尚无定论。

猜你喜欢

  • 与崔策登西山

    【介绍】:柳宗元作于被贬永州时。崔策,字子符,宗元姐夫崔简弟。元和七年(812)到永州看望宗元,二人同登西山(在永州零陵县西),宗元作此诗纪事抒怀。首叙秋晓之累,次状西山之高,次纪谪居之苦况,末冀崔策

  • 没阵风沙黑,烧城水陆红

    【介绍】:黄滔《书事》诗颈联。诗描写战争激烈的场面,但不直接写短兵相接、血流成河的残酷,而是写战争时的环境: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火熊熊,水面、陆地一片红,这两种色彩充分暗示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可谓虚

  • 马周集

    文集。唐马周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马周集》十卷。其后未见刊行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五篇。

  • 张处晦

    【介绍】:见张著。

  • 乐边人

    【介绍】:刘驾作。五言四句小诗,立意奇巧,不写边人之苦,因“在乡身亦劳,在边腹亦饱”。而百姓所在皆苦之意,自在言外。

  • 丹凤楼

    指皇宫或朝廷。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十:“丹凤楼门把火开,五云金辂下天来。”

  • 李纵

    【介绍】:唐代诗人。字令从。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生卒年不详。李纾兄。大历中,为司直于江南,与皎然等联句。后入长安,加驾部员外郎为常州长史,卢纶有《送李纵别驾加员外郎却赴常州幕》诗、戴叔伦有《送李长

  • 翁文尧

    【介绍】:见翁承赞。

  • 清远居士

    【介绍】:生平无考。《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其题透明岩安禄山题记后诗1首。或疑即与颜真卿同游虎丘之清远,未知是否一人?

  • 成连入海

    相传春秋伯牙向成连学琴,成连带伯牙入海,居蓬莱山上,伯牙闻海水汹涌,见山林杳冥,得音乐的真谛,援琴而歌,作《水仙操》。李咸用《水仙操》:“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