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敦煌歌辞

敦煌歌辞

诗体名。敦煌遗书内保存着大量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间曲辞,曾被整理者称之为“敦煌曲子词”、“敦煌曲”、“俗曲”、“小曲”或“词”,名目繁多,称谓不一,且容易与后代词曲的概念相混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误解,任半塘主张把敦煌遗书内的“曲子词”之类的作品统称为“敦煌歌辞”。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乐府歌辞十二类,其中有六类明确定为“歌辞”,敦煌遗书所藏唐五代的曲子词之类作品,同《乐府诗集》所称“歌辞”在格调、体式上有很多相近相似之处,故而才有“敦煌歌辞”之一体。目前已发现和整理的包括专集《云谣集杂曲子》和散见于一百五十多种唐人抄本的敦煌歌辞,总数已达一千三百余首,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遗产。敦煌歌辞的创作时代不可详考,只能依据敦煌藏经洞的历史推测这些歌辞大约创作于唐五代时期,有些可能是盛唐时期的作品。敦煌歌辞绝大多数不知其作者,仅少数留有作者姓名,而这些作者大多是中原作家。就保存下来的敦煌歌辞来看,这些作品大都源自民间,内容丰富,能够比较真切地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敦煌歌辞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抒情的作品,缠绵坦率,幽思洋溢;一般的作品,信口信手,出语自然”(阴法鲁《敦煌曲子词集序》)。歌辞作者还比较注意运用浪漫化表现手法,想象优美,构思奇巧,造意新颖,比喻贴切自然,夸张生动有力。佛曲歌辞描绘佛国世界,更是虚幻缥缈,写冥间地狱,益发怪诞不经,也各有特色。敦煌歌辞是由汉魏六朝乐府诗至宋元词曲之间的过渡桥梁,为晚唐五代和两宋词的兴盛繁荣开辟了道路,它的发现也为探溯词曲的起源、发展及其与音乐的关系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猜你喜欢

  • 南唐烈祖

    【介绍】:见李昪。

  • 双声诗

    杂体诗的一种。指一首诗的每一句都有双声字构成。如陆龟蒙《双声溪上思》:“溪空唯容云,木密不陨雨。迎渔隐映间,安问讴鸦橹。”

  • 青枫独映摇前浦,白鹭闲飞过远村

    【介绍】:李嘉祐《送朱中舍游江东》颈联。两句写江东秋日美景,青白相映,动静结合,赋予江东闲雅的诗情画意,体现了李嘉祐的婉丽诗风。

  • 李巨川

    【生卒】:?—901【介绍】:唐代散文家。字下己。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乾符中应进士试,值黄巢起义爆发,离长安,为藩镇从事。广明至光启间,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之掌书记。王纠合藩镇,征剿黄巢起义军,军

  • 回乐烽

    见“回乐峰”。

  • 延沼

    【生卒】:896—973【介绍】:五代高僧。沼,一作昭。俗姓刘。馀杭(今属浙江)人。出家于越州镜清寺。至襄州华严院,诣南院守廓而悟禅旨。后住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开宝六年(973)卒。《宋史·艺文

  • 杜俨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初官新安丞。芮挺章选其诗一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国秀集》目录。

  • 伯夷

    人名。商朝孤竹国君的儿子。父死,为让其少弟叔齐继位,遂逃去。叔齐不肯立,亦逃去。武王伐殷时,二人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人将他们作为有气节和操守的典范。元稹《有鸟二十章》之十五

  • 唐诗三百首续选

    选集。清于庆元编。此书系补孙洙《唐诗三百首》之未备,新增五十三家,选诗三百二十首。新增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贺《雁门太守行》、元稹《连昌宫词》等,均为名篇,可见编者续选之精当。全书体例仿孙洙选本,

  • 查元方

    【介绍】:歙州休宁(今属安徽)人。查文徽子。仕南唐历水部员外郎、吉王李从谦掌书记、建州通判。归宋,历殿中侍御史、知泉州。《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