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和九年(835)进士及第。开成元年(836)又登宏词科,因作诗寄同年,抒得意心情。《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摭言》卷三。
【介绍】:唐彦谦作。这是一首咏怀古迹、借古叹今的七言律诗。借凭吊刘邦陵墓,抒其政治感慨。前四句写眼中之长陵与想象中之刘邦故里情状;后四句婉转道出刘邦的重武轻文,寄慨遥深。使典用事精切,颇为后人称道。
诗体名。“声诗”之名,较早见于《礼记·乐记》:“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声”、“诗”指乐歌与辞。唐人将“声”与“诗”合为一词,指有声之诗。中唐权德舆《薛公先庙碑铭》称:“为政事,吏师于文章;为
晋谢安隐居会稽东山,朝廷累召不就,中丞高崧乘醉相劝,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因以“东山高卧”谓隐退
清牟钦元辑、牟瀜注。钦元,东山(今属福建)人,约生活于清康熙年间;牟瀜,字子渊,为钦元之子。《唐诗排律》,又名《唐诗五言排律笺注》,七卷。专选唐人267家五言排律510首。有诗人小传及双行夹注,无评语
【介绍】: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全唐诗》存诗1首。
老子的字。姓李名耳。见周衰,隐遁西游,不知所终。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七:“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
山名。在洞庭湖西。李华《云母泉诗》序:“洞庭湖西玄石山,俗谓之墨山。”
①初生茅草的白软嫩芽。泛指草木嫩芽。权德舆《晓发武阳馆即事书情》:“泻卤成沃壤,枯株发柔荑。”欧阳詹《小苑春望宫池柳色》:“柔荑生女指,嫩叶长龙鳞。”②喻指女子白嫩的手。李咸用《塘上行》:“红绡撇水荡
见“东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