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

杜甫

【生卒】:712—770

【介绍】:

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全部生活和创作,与整个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联,大体可分六个阶段:一、读书漫游时期。杜甫三十五岁(即天宝五载)以前。时值李唐王朝鼎盛时期,青年士子对仕进前程充满信心。杜甫出于“奉儒守官”家庭,且有诗歌传统,其祖审言,即是有名诗人。幼年聪颖好学,博闻强记,具有诗人天赋,所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并非自诩。诗人自幼即刻苦攻读,广学博览,加之生活在洛阳一带,受到盛唐繁荣发达的多种艺术的熏陶,为其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开元十九年(731),诗人开始了漫游生活,前后历时十年,足迹远至吴越。开元二十三年(735),返回洛阳应进士试,不料竟落第。次年又开始了齐、赵的漫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壮游》)生活颇为惬意。天宝三载(744),在洛阳结识了大诗人李白,两人同游梁、宋,情同手足。时高適亦流寓梁园,三人情趣契合,一同登高怀古,赋诗论文,传为佳话。长期的南北漫游,大大开拓了诗人的视野。这一阶段,年月虽长,存诗仅三十首左右,多为五言古诗。其中《望岳》、《房兵曹胡马》、《画鹰》诸作,抒怀咏志,摹景状物,皆气势恢宏,语言警拔,显示出青年诗人英姿勃发,霜刃初试的豪迈精神。二、困顿长安十年时期。杜甫三十五至四十五岁。时值唐王朝日趋衰弱,安史大乱的酝酿时期。天宝五载(746),杜甫满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次年应试,因右相李林甫把持,竟无一人及第。天宝十载(751),玄宗举行祭祀大典,杜甫又进献《三大礼赋》,意外得到赏识,命待制集贤院。杜甫对此踌躇满志,但并未因此获一官半职。由于仕途受挫,杜甫的生活也逐渐落拓,“卖药都市,寄食友朋”,“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其这一时期生活的写照。长安十年,诗人得以认识上层社会之状况,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亦得以广泛结识文化名流,接受京都长安文化艺术之熏陶,对其诗歌创作大有助益。特别是亲身经受艰难困苦,使诗人更加正视社会人生,唱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震烁千古的名句。直至天宝十四载(755)十月,杜甫才被授为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然杜甫始任官职之时,几是安禄山造反之日。这一阶段存诗百首左右,题材较前扩大,体裁仍以五、七古为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可作此十年长安生活之总结。三、安史之乱前期。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至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入蜀之前。这是战乱最剧烈的四年,诗人自身遭际亦急遽变化。天宝十五载(756)六月,玄宗奔蜀,长安陷落,杜甫携家小由奉先县往白水,继向陕北流亡,和逃难人众在一起,尝尽风餐露宿、颠沛流离之苦。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改元至德。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之羌村,只身投奔灵武。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诗人目睹国破家亡,贼人跋扈之惨痛情景,写下了《哀王孙》、《哀江头》、《悲陈陶》、《悲青坂》、《月夜》、《春望》诸诗。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杜甫始逃至凤翔肃宗行在,被任命为左拾遗,品位虽低,却是皇帝左右之谏官近臣。然就职未久,即因上疏谏止房琯罢相,而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幸得张镐、韦陟说解,得免于罪。是年闰八月,诏许鄜州探家,实则有意疏远之。仕途之坎坷,却给诗人带来创作上的丰收,著名长诗《北征》及《羌村三首》,即此时所作。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携家至长安,仍任左拾遗。乾元元年(758)六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是杜甫在仕途上的一次大的挫折。谏臣生涯使杜甫对上层政治有了深切认识,察觉到原先之理想信念过于天真,现实与理想相距甚遥,从政热情大异于昔时。杜甫由皇帝侍臣出为州县官吏,走向广阔的民间,写出了《洗兵马》、《三吏》、《三别》诸名篇,其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情,表达得十分真挚深切。乾元二年(759)七月,杜甫弃官而去,由华州往秦州,十月奔同谷,十二月又向成都进发。这一年杜甫“一岁四行役”,生活最为艰难,这一时期,时仅四年,然诗人已饱经忧患,诗作内容遂更为充实。近二百五十首诗中,深刻而全面地反映出战乱年代的整个社会面貌,称杜诗为“诗史”者,主要即根据这一阶段的作品。四、流寓两川时期。自乾元二年(759)岁暮抵达成都,到大历元年(766)春夏之交,往夔州之前。杜甫一家到达成都后的第二年春,在友人的资助下,在西郊盖了一所草堂,总算有了安身之处。因为生活相对安定,诗人得以大量写诗,这一时期的诗作,虽有如《百忧集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富有现实意义的诗章,但较之前期相对减少,诗的题材转向对自然景物的刻意描绘,如《江涨》、《春水》、《喜雨》诸作皆是。诗人亦有暇思考探索诗歌创作及继承批评诸课题,《戏为六绝句》即写于此时。其以诗论诗,实属创格。宝应元年(762)七月,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在成都作乱,杜甫又先后流寓梓州、阆州。广德元年(763)春,诗人在梓州喜闻延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不禁欣喜欲狂,唱出平生少有的欢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次年春,友人严武再度镇蜀,并来函相邀,诗人于暮春携家返归成都,再依严武,武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正月辞去幕职,五月,离开成都,沿江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到云安,因病调养半年之久。杜甫滞留两川凡六稔,诗作近五百首,其中五言律诗居多,七律亦渐增多。五、寓居夔州时期。大历元年(766)夏初到达夔州至大历三年(768)正月出峡,近两年时间。杜甫在夔州得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在东屯租得公田一百顷,在瀼溪又买下四十亩果园,过起农家生活,生活安定,得以大量写诗。他不仅将当时当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个人诸多感触融进诗篇,同时回忆往昔,从国家大事、个人身世、朋友交往许多方面来一番反刍,写下大量传记体长篇,如《壮游》、《昔游》、《遣怀》、《往在》、《八哀》等诗。在夔州期间,杜甫尤用力于七言律诗的创作,刻意追求艺术上的精淳完美,且突破传统,始创七言拗律、联章组诗,以扩大容量。最为人称道者,如《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在诗歌艺术上,特别在七言律诗的创作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同时,也写了一些古体诗,如《负薪行》、《最能行》、《虎牙行》,都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内容。“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虎牙行》),杜甫始终未忘情于人民。居夔时期是杜诗的丰收季节,不足两年,却写诗四百三十多首。杜甫年愈老诗愈多、愈工,这与同期其他诗人相比较,显得尤为突出。六、漂泊湖湘时期。杜甫一生的最后三年。大历三年(768)正月,自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开始了诗人垂暮之年的漂泊生涯。二月抵达江陵。是时,商州兵马使刘洽杀防御使殷仲卿而作乱,北归之路被阻,只得转公安,年底到岳州,写下《登岳阳楼》诗,被后世誉为五言律诗中千古绝调。此时杜甫一家一直在船上漂泊,过着穷困生活。四年(769)春,抵达衡州,不久折回潭州。五年(770)四月,湖南兵马使臧玠据潭州作乱,杜甫又逆水而南,欲往郴州,依其舅氏录事参军崔伟,适遇江水遽涨,只得又折返潭州。是年冬,诗人病逝于潭岳之间,在其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然哀叹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的苦难现实。诗人一生始终系心于国家和人民。

杜诗现存一千四百五十余首,多是围统着诗人所处之时代环境和诗人自身遭际而创作的。其诗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包罗宏富,全面而深刻、形象而生动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面貌以及诗人自己一生状况,二者紧密结合,相互映衬,蔚为大观,其反映现实之深度与广度,恐怕是其他任何一位唐代诗人所难以比拟的。杜甫在诗歌艺术上,更是集前代之大成,而又有所创造发展,正如元稹所论:“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人之体势,而兼今人所独专矣。”(《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他一方面特别重视继承风雅比兴、汉魏乐府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传统,同时十分重视且自觉继承六朝以来注重文采讲求声律的艺术手法,继承传统而不主故常,转益多师而博观约取,艺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新诗改罢自长吟”(《解闷十二首》之七),“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务求达到“毫发无遗恨”的艺术境界。正由于杜甫诗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诸体皆备,无体不工,故广为后来诗人所取法借鉴,在盛唐以后诗歌发展史上,其影响之深远,诗人之中无出其右者。杜甫诗歌自晚唐以来即被称为“诗史”,并非过誉,而杜甫被后世称作“诗圣”,“诗中圣哲”,“人民诗人”,更是当之无愧。杜甫在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文学史上所起的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使其诗歌成为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永放异彩的明珠。杜甫诗文集以宋人王洙编《杜工部集》为最早版本。对杜诗整理编纂、系年、分类、评点、注释、研究,历代学者用力至勤。迄清以前之专门著述,今存者尚有二百种左右。版刻流传最广泛者,有钱谦益《杜诗笺注》、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等。仅辛亥革命后近人之有关专著,亦多达一百五十余种。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年谱多家,以蔡兴宗、鲁訔、蔡梦弼、单复所编及黄鹤《年谱辨疑》影响较大。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考订颇详,亦可参考。

【生卒】:712—770

【介绍】:

字子美,排行二,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因远祖杜预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屡试不第。玄宗天宝十载(751),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安史乱起,曾陷贼中。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旋因疏救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其间曾卜居成都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新、旧《唐书》有传。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被后人尊为“诗圣”。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盛赞其“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现存诗145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有《杜工部集》行世。

①章衣萍著。1941年上海儿童书局出版,共分六章,为一儿童读物,系《中国名人故事丛书》之一。②〔日〕黑川洋一注,吉川幸次郎、小川环树编集校阅。分上下两册,上册选注杜甫近体诗125首,下册选注杜甫古体诗39首。是书有黑川洋一序,及吉川幸次郎、小川环树跋。他们对杜诗都有极为深到的研究,其序跋中,对杜甫的生平事迹、创作影响、版本流传,乃至中日两国的杜甫研究状况都作了概括论述,资料丰富,评论切当,所选杜诗,中文标题,诗文在上,日文翻译在下,注释浅近明白。是书对沈德潜《杜诗偶评》最为推重,征引颇多。由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57年出版,为《中国诗人选集》之一种。③刘开扬著。此书是一部介绍杜甫生平事迹、思想和诗歌作品的通俗读物。1961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并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中,多次印刷。④缪钺著。是书简要介绍杜甫生平事迹、思想、作品,是一部通俗的杜甫小传。196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再版。⑤香港上海书局编。全书内容广泛,计分杜甫的一生、杜甫的诗歌创作、杜诗的风格、杜诗的韵律和体裁、杜甫的文学思想、诸家评杜诗、唱酬题咏、诗选、文选、杜甫世系、杜甫年表等11个部分,多采撷前人及当今学者之论述。诗选,计选杜诗164首,文选,收杜甫赋、表等8篇。此书对了解杜甫及其诗作颇有助益,1973年香港上海书局出版,系《作家与作品丛书》之一。⑥汪中著。全书分十章,每章都用杜甫诗句作标题,所论述涉猎极广泛,引征杜诗极多,可以说是一部由杜诗串联起来的杜甫传记,颇有文采,引人入胜。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1977年出版。⑦卉君著。书分三章,即诗人的一生、杰出的文学成就、作品欣赏。作品欣赏选录杜诗43首,作了通俗的注释。是书为《中学生文库》丛书之一,故行文通俗流畅,叙事简洁明了,颇便初学。1979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⑧周蒙、冯宇著。是编结合杜诗,依年代顺序,对杜甫的生平创作进行了评介。内容涉猎甚广。书分十一章,诗传结合,边述边评,于全面理解杜甫及其诗作颇有助益。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作家丛书》之一,1982年出版。⑨林玉瑛著。是书附有照片和插图多幅,为一介绍杜甫生平的通俗读物。收在台北名人出版事业公司《名人伟人传记全集》之中,1982年出版。⑩毕万忱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为《中国历代名人传丛书》之一。7.8万字。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该书以简洁流畅的文字,概述了杜甫的一生,共分家世与童年、青年时代、李杜交谊、旅食京华、在安史之乱中、华州任职、辗转于秦陇、草堂春秋、流落夔州、身死孤舟诗传千古十个部分加以叙述,脉络清楚,评价得当。书后附《杜甫生平大事年表》。⑾罗宗强著。新蕾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5.4万字。收入《中华历史名人》丛书。这套丛书共收录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100名,以时间为序,每一人物单独成册,以传记的形式介绍其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为这套传记丛书撰写者,多为专家、学者。撰稿原则,力求以史实为主,叙事写人,不演绎、不杜撰、不编造,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本着这个原则,本书对诗人杜甫一生作了详尽的介绍,内容包括:“难忘的少年时代”、“南北漫游”、“与李白的友谊”、“十年长安”等十六个故事。最后一篇“杜诗的伟大成就”,对杜甫及其诗作,作了客观的评论。书前有“编者的话”。

猜你喜欢

  • 胜常

    好于往常。问候时的用语。王涯《宫词三十首》之一:“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

  • 阎镜机集

    文集。唐阎镜机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阎镜机集》十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

  • 园吏

    ①主管园圃的小吏。杜甫《园官送菜》:“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②指庄周。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庄周尝为蒙漆园吏,故称。许浑《早秋三首》之二:“生公与园吏,何处是吾师。”

  • 缦胡

    粗糙而无文饰。虞世南《从军行二首》之二:“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李白《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 读杜诗寄卢小笺

    清钱谦益撰。即《读杜小笺》,见《读杜小二笺》。

  • 头风痊

    《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 汉淮王

    指汉代淮南王刘安。晋葛洪《神仙传》载:淮南王好仙术,后得道成仙。鸡犬也随之飞上天去。后以“汉淮王”咏仙道之事。于鹄《题服柏先生》:“仍闻枕中术,曾授汉淮王。”

  • 贾生泪

    见“贾生涕”。

  • 长虹吐日

    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旧以此为不祥之兆。柳宗元《咏荆轲》:“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 兰陵

    古县名。治所在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自古出美酒,享名天下。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即盛赞兰陵酒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