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生卒】:650~676,或谓649生,或谓675卒
【介绍】:
字子安,郡望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著名学者王通之孙。早慧好学,誉为“神童”,荐之于朝,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征为沛王府侍读,因事被逐出府。总章二年(669)夏,南游巴蜀。后补虢州参军,因匿杀官奴,死罪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坐贬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令。上元二年(675)秋,随父赴任,路经洪州(今江西南昌),作有著名的《滕王阁序》。三年八月,不幸溺海死,年仅27岁。新、旧《唐书》有传。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陆时雍谓其诗“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诗镜总论》)胡应麟评其五言律“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诗薮·内编》卷四)现存诗百首左右。《全唐诗》编为2卷。有《王子安集》。
【生卒】:650—676
【介绍】:
唐代诗人、骈文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隋末大儒王通孙。早慧好学,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撰《指瑕》十卷以擿其失。高宗麟德元年(664)上书刘祥道,刘表荐于朝。三年(666)应幽素科举,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后为沛王李贤府侍读,时诸王斗鸡,勃于总章二年(669)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逐出府。遂南游蜀中。友人凌季友时为虢州司法,盛称弘农药物,乃求补虢州参军。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咸亨五年(674)因匿杀官奴曹达事当诛,遇赦除名。其父王福畴时为雍州司户参军,亦受累贬为交趾令。勃坐免岁余,寻复旧职,弃官沉迹,就养于交趾。途经江西南昌,作《滕王阁序》。上元三年(676)渡海溺水,惊悸而卒。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称为“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们肩负唐诗开创期的历史使命,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者。唐初承续齐梁宫体诗的绮靡诗风,高宗朝绮错婉媚的“上官体”又风靡文坛,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首先起而反对颓风,倡导诗歌革新,经过“四杰”的共同努力,“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词林增峻”(杨炯《王勃集序》)。于文章之道,他主张“开物成务”,“立言见志”(《上吏部裴侍郎启》)。其诗歌创作反映现实,抒写情志,开拓了唐诗题材,显示出刚健清新的风格。古诗《临高台》反映都市生活的繁华,《采莲曲》、《秋夜长》抒写征人思妇的情怀,现实性强,诗境开阔,已可略见唐诗新风貌。为数较多的五律、五绝更具特色。这些诗作或写羁旅行役,或怀友赠别,或揽胜怀古,既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城乡景色,又抒发了诗人在不同场景的真情实感,诗歌格律亦已比较完整,在律诗的发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开朗壮阔的诗句,把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一笔撇开,变悲凉为豪放,表现了作者非凡的胸怀抱负。《深湾夜宿》描绘了山村奇异的风光,《别薛华》、《重别薛华》抒写了真挚动人的友情,均兴象婉然,声情并茂,堪称五律的代表作品。五绝《山中》写滞留他乡归思难以排解的苦闷,《登城春望》写他仕途遇挫寄情山水的心境,也都自呈境界,不同流调。明人胡应麟认为王勃五律、五绝“自是唐人开山祖”(《诗薮·内编》卷四)。王勃还创作了大量骈文,其中不乏宏构巨制,名篇佳作。代表作《滕王阁序》,以其意气昂扬的情调,清新开阔的意境,严密精切的声律和通俗流畅的语言,显示了骈文在初唐的可贵进步。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载以来,脍炙人口。《四库全书总目》云“勃文为四杰之冠”,是当之无愧的。文集原有二十卷本、三十卷本,均已散佚,仅存唐抄本《王勃集残卷》,存文四十篇。明人张燮辑有《王子安集》十六卷。清人蒋清翊撰《王子安集注》。分为二十卷,较之张燮本增补了少量佚文。罗振玉辑有《王子安集佚文》一册,收录佚文二十四篇。何林天所编校《重订新校王子安集》,汇集诗文较为详备。然《全唐诗补编》所辑佚诗十六首又二句,未收书中。此外,又撰有多种学术著作,见诸《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的有《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一作五卷)、《舟中纂序》五卷及《千岁历》等,均已散佚。事迹见唐杨炯《王勃集序》,新、旧《唐书》本传。年谱多种,清姚大荣《王子安年谱》及闻一多《王勃年谱》、岑仲勉《王勃疑年》较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