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未知姓名,大中(847—860)间为江淮郡守,尝登楼见二女罗衣飘然,遂为诗咏之。宣宗时曾摄中郎将,后官至节帅。《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诗2首。
地名。在江苏扬州城北。为隋唐游览胜地。隋炀帝葬于此。杜牧《扬州三首》之一:“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蜀人严君平善卜,隐居成都市上,以卖卜为生。后因以“成都卜”为吟咏成都之典。杜甫《游子》:“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清梁运昌撰。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据稿本影印出版。梁运昌(1771~1827),初名雷,字慎中,一字曼云,又字叔曼,成进士后改名运昌,晚号江田田父,自称杜园主人。福建长乐人。梁氏博学寡交,著述甚丰,
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唐贞元元年(785),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于此。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李渤为江州刺史时,在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白鹿洞。唐末兵乱,高雅之士来洞读书。南唐昇
唐代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的并称。王、孟是盛唐诗人,韦、柳是中唐诗人。四人均以山水田园诗著名,后人因并称之。清人有《唐四家诗》八卷。
【介绍】:于鹄作。诗写宫人少年入宫、老来归山学道的复杂生活经历,既有青春虚度的感伤,又有目睹山中自由生活的喜悦,种种情怀,一一溢于言表。本诗在构思上很有特色。清赵臣瑗曰:“题是《送宫人入道》,看他一落
【介绍】:句曲(今江苏句容)人,一说鲁郡(今山东兖州)人。信道教。应举不第后,游览自放而终。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广大教化主白居易之及门者。《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全唐诗逸》录断句3联。
指游方僧在寺院投宿。因投宿时把锡杖衣钵挂于僧堂,故称。裴休《赠黄蘖山僧希运》:“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指战国时楚臣申包胥。伍子胥率吴兵攻楚,申包胥赴秦请求援兵,秦不许,申包胥在其庭堂上哭七日七夜,秦得出兵。后用为忠心报国之典。李白《奔亡道中五首》之四:“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参见“哭秦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