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顾况

顾况

【生卒】:727?—816?

【介绍】:

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行十二。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二载(757)进士,曾任盐官、幕府判官,入朝为大理司直、秘书省著作佐郎,贬饶州司户参军。为人诙谐放任,好佛老之学,曾隐茅山。况为中唐杰出诗人,长于歌行,注重诗的现实意义,其诗风对新乐府运动有启蒙作用。《全唐诗》编录其诗为4卷。现存《华阳集》三卷,又称《顾况集》。

【生卒】:约726—约815

【介绍】:

唐代文学家。字逋翁,号华阳山人。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一说吴兴(治今浙江湖州)人,误。排行十二。顾非熊父。早年居丹阳,读书于茅山元阳观。后居海盐,家于横山。至德二载(757)进士及第。及第前后,与张继刘长卿皎然等有交往,受称誉。工山水小笔,为画海中山,求知新亭监。大历五年(770)游湖州,与皎然等联句。九年(774),任永嘉监盐官。后游江西,与李泌柳浑交往甚密。建中二年(781),浙江东西节度使韩混聘为判官,署大理司直。贞元三年(787),宰相柳浑荐为秘书(一作校书)郎。四年(788),迁著作佐郎。于其长安宣平里住所,与柳浑、刘太真等聚会,作六言诗以赋其事,文士盛和,举国传览。该年前后,白居易至长安,以诗谒之,顾为之延誉。五年(789),贬饶州司户。十年(794),归隐茅山,受道箓,不复仕。其后曾游扬州等地,皇甫湜见之于扬州孝感寺,受其称勉。约于元和十年(815)卒,年九十,一说九十四。性诙谑,善画山水。其文学主张,见于《文论》、《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悲歌六首》、《戴氏广异记序》等。认为:“大者配乾,至者配坤,幽者颐鬼神,明者颐礼乐,不失于正,谓之为文”,“文体十年一更”,诗歌为“理乱之所径,王化之所兴,信无逃乎声教,岂徒文彩之丽耶”,小说亦有助于“观象设教”。工诗,尤长于歌行。《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露青竹杖歌》等,揭露时弊,讽谕现实,上承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下开元、白新乐府先河。《诗人主客图》列之为广大教化主白居易之升堂者。皇甫湜称其“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谓其“七言长篇,粗硬中时杂鄙句,惜有高调而非雅音”。亦能文,风格类其诗。《莽墟赋》、《释祀篇》等较好。所作由其子非熊集为二十卷,皇甫湜作序。《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顾况集》二十卷,有散佚。传世有《华阳真逸集》二卷、《顾逋翁集》四卷本等。《全唐诗》编诗四卷、联句一首,补遗四首;《全唐诗逸》补断句四句,《全唐诗补编》补诗四首。王启兴等有《顾况诗注》。《全唐文》编文三卷。事迹见唐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猜你喜欢

  •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介绍】:白居易《感鹤》诗句。腐鼠,典出《庄子·秋水》。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第二句化用《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二句意谓(鹤)饿了也不吃臭老鼠,渴了也不喝

  •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介绍】:李白《梁园吟》诗句。二句表达了诗人欲待时而起,报国济民的宏伟意愿。济苍生,语出《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戏曰:‘卿屡

  • 送卢举使河源

    【介绍】:张谓作。一作《送人使河源》。河源,郡名,隋置,治赤水城(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隋乱,地入吐谷浑。唐贞观十年,封吐谷浑王诺曷钵为河源郡王。古代交通不便,行路艰难,况河源地处边州,路途遥远,关山阻

  • 赵延吉

    【介绍】:见赵光逢。

  • 悬布

    ①春秋时,晋军攻打偪阳,围之而不克。偪阳守军把布从城头放下来,看攻城者是否勇敢。孟献子的家臣秦堇父攀布登城,布被割断三次,秦堇父登城三次。事见《左传·襄公十年》。韩愈《春雪》:“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 润州听暮角

    【介绍】:李涉作。一作《晚泊润州闻角》。此诗抒写江城闻角的心理感受。诗人没有正面描摹角声的苍凉悲怨,而是借浩渺的江水、惊飞的鸿雁等视觉形象来表现。意境雄奇,妙不可言。刘永济曰:“诗不言人惊而言雁惊,所

  • 卢隐

    【介绍】:见卢殷。

  • 春山

    ①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又《春日上方即事》:“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②喻指妇女姣好之眉。牛峤《菩萨蛮》词之一:“愁匀红粉泪,眉翦春山翠。”冯延巳《蝶恋

  • 智广

    【生卒】:807~886【介绍】:俗姓陈,唐末闽僧人。能卜知未来。卒谥正觉禅师。《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存谶语2则,署陈智广。

  • 房中曲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为悼念亡妻王氏而作。首句“泣幽素”为全诗定下凄凉冷艳的基调。作者以蔷薇泣露兴起悼亡之意,诗前半从空间着笔,由室外而室内,睹物思人,寄托物在人亡的哀思;后半从时间着笔,从忆昔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