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1883——1885年(光绪九年至十一年)中国人民反对法国侵略的战争。中法战争是由法国侵略越南、进而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引起的。中法战争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12月(光绪九年十一月)到1884年5月(光绪十年四月),战争局限在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第二阶段从1884年8月(光绪十年六月)到1885年4月(光绪十一年二月),战争在中国和越南两个战场进行。1883年12月法国侵略者以“和谈”作烟幕,对应越南政府邀请协守越南山西的清军和黑旗军发动突然袭击。中法战争正式爆发不到五个月,法军就侵占了红河三角洲。法国配合军事进攻,对清政府展开诱降活动。1884年5月(光绪十年四月)清政府派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屈辱求和。但是,法国侵略者并未因此而满足,继续制造事端,再次挑起战争。8月(闰六月、七月初)法国舰队先后攻毁台湾基隆炮台和停泊在马尾的福建水师舰船。面对法国的侵略,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抵抗和妥协两派。左宗棠、张之洞、曾纪泽等,从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出发,主张抗战。李鸿章等主张妥协。而中国人民则同仇敌忾奋起抵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贵州等地各族人民焚毁天主教堂,驱逐法国传教士。远戍甘肃的爱国将士要求开赴前线为国杀敌。旅居美国、日本、古巴及新加坡等地的华侨纷纷捐款,支援抗法斗争。香港工人不顾英国殖民者的威胁迫害,举行罢工,拒绝修理法国军舰。反侵略斗争的浩大声势,迫使清政府于8月26日(七月六日)下诏对法宣战。10月(八月)法军攻占台湾基隆,进犯淡水,被台湾军民击退。翌年3月(光绪十一年一月)法国舰队侵扰浙江镇海一带,当地军民迎头痛击。在中越边界,1885年2月(光绪十一年一月)法军占领镇南关。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荐举起用老将冯子材为关外军务帮办,重行部署战备。3月(二月)冯子材大败法军于镇南关关前隘,并乘胜追击,收复谅山。与此同时,西路刘永福和岑毓英也取得临洮之战的胜利。整个越北进入全线反攻阶段。法国国内震骇,茹费理内阁因战败倒台。但是,清政府却主张“乘胜即收”,向战败的法国乞降求和。4月4日(二月十九日)由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税务司英国人金登干代表清政府,在巴黎与法国签订了《停战协定》。6月(四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缔结了正式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清政府以军事上的胜利,换取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连法国政府都感到惊人的意外。时人评论说:中法战争, “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

猜你喜欢

  • 秘书省

    官署名。东汉桓帝时始置秘书监,隶太常寺,掌禁中图书秘籍。曹魏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兼管图书籍册。晋设秘书寺,置监、丞等官。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长官为秘书监,隋炀帝时称秘书令。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曾一

  • 虎牢之战

    唐朝军队与窦建德军队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唐王朝建立后,为统一天下,高祖李渊派李世民率军东征。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四月,李世民破宋金刚,收复晋阳等地,河东复归唐有。七月,挥师南下,兵锋直指洛阳。王

  • 衡阳教案

    1862年(同治元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以《天津条约》为护符,在湖南胡作非为,要挟清湖南巡抚以宾礼相待,并在衡阳、湘潭等地强占民产、修建教堂。绅民义愤填膺,发出《阖省公檄》,严斥外国传教士劣迹,并将衡阳

  • 成都兵工厂罢工

    成都兵工厂工头随意克扣工人工资,工人向四川总督锡良控告,锡良派员调查,但调查人员和该工头及驻厂代表勾结,一再拖延不决,引起工人不满。1904年9月25日(光绪三十年八月十六日)全厂工人六百人罢工,并到

  • 汉与匈奴的战争

    匈奴族是散居大漠南北的少数民族。秦末汉初,中原政权无暇北顾,匈奴吞并其周围少数民族, 日益强盛起来。昌顿单于时拥有骑兵三十万,经常侵扰汉朝边郡。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兵围晋阳 (今山西太原)

  • 高升号事件

    “高升”号,英国商轮。1894年7月21日(光绪二十年六月十九日)“高升”号受清政府雇用运兵增援牙山清军,日本间谍探知这一情报,25日(二十三日)“高升”号等抵达牙山口外丰岛,遭到日本海军拦截围攻。日

  • 新疆八卫所

    明代在新疆设立的地方军政机构。元末新疆维族地区有许多封建地方政权并立。明朝建立后,他们的一些统治者要求和中央加强联系。洪武、永乐时,明朝在嘉峪关与哈密之间建立了哈密卫(今新疆哈密)、蒙古赤斤卫(今甘肃

  • 云南河口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河口地处中越边界,是滇越铁路的交通孔道,为铁路工人和游勇聚散之区。控制河口对运输军械和进图全滇十分重要,因而在镇南关发难前,孙中山已着手筹划河口起义。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 应天书院

    宋著名书院。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故城)。因应天府旧称睢阳,故又名睢阳书院。原为五代末年名儒戚同文隐居讲学之所,生徒常百余人,范仲淹曾就学于此。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富民曹诚就其地建学舍

  • 五铢钱

    货币名。亦称三官钱或上林钱。汉初,听任郡国和私人自由铸钱,币制混乱,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定铸钱弃市律,严禁私人铸钱。汉武帝着手整顿币制。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